冬葵果or冬葵子—《神农本草经》学习思悟冬葵作为蔬菜,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对

飞翔说健康 2025-11-11 11:27:27

冬葵果or冬葵子—《神农本草经》学习思悟

冬葵

作为蔬菜,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对冬葵的栽培有详尽记述,元代王祯著《农书》称“葵为百菜之主”。那时候,冬葵在中原大地上栽培极其普遍,可谓是全民皆种皆食,无葵不成席。

在药用历史上,最著名的就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的“葵子茯苓散”: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淅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葵子茯苓散:葵子一斤,茯苓三两,上两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北宋的苏颂也曾经记载:“葵处处有之。苗叶作菜茹,更甘美。冬葵子入药最多。”

据说,冬葵叶做菜,煲汤,都非常嫩滑可口。今天,在湖南、四川等地,还是一味佳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冬葵从明代李时珍时期就已经不大食用。在《本草纲目》里,李时珍说“古者葵为五菜之主,今不复食之,故移于此(由菜部移入草部)”又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两种,以白茎为胜。。。。。。食葵须用蒜,无蒜勿食之。”

冬葵子原植物

由菜及药,冬葵子在今天的临床应用比较少,许多传统的中药在今天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新的中药却以“药物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新研究“而登堂入室,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莫不让人思考。

在《中国药典》,记录的是“冬葵果”而非“冬葵子”。

冬葵果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Malva verticillat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明确写明“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

我当时非常纳闷,明明中医药书籍已经记载冬葵子的药用历史,为什么《中国药典》说是“蒙古族习用药材”呢?

在祝之友老师的《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里,他说“蒙古习用的是果实,故名冬葵果;中医用其种子,故名冬葵子。”

关于冬葵子的药用功能,查阅部分中医药书籍关于冬葵子的记载,大部分记载的治疗都是以利尿通淋居多。在今天的2020版《中国药典》,冬葵果记载其功能为清热利尿,消肿。用于尿闭,水肿,口渴;尿路感染。功效作用大致相同。

冬葵子与苘麻子鉴别

冬葵子另有一个公案,就是现代经常与苘麻子混淆。引起混淆的原因是曾经在《中药志》和977和1985版药典中写冬葵子的别名为苘麻子。在王满恩老师的《饮片验收经验》里也提及,“全国大部分地区所用的冬葵子都是苘麻子。”

冬葵子与苘麻子同为锦葵科植物,冬葵子的来源为冬葵,苘麻子的来源为苘麻。(图为王满恩老师的书,药物为苘麻子,与图片的冬葵子鉴别)

冬葵果和冬葵子

本品呈扁球状盘形,直径4~7mm。外被膜质宿萼,宿萼钟状,黄绿色或黄棕色,有的微带紫色,先端5齿裂,裂片内卷,其外有条状披针形的小苞片3片。果梗细短。果实由分果瓣10-12枚组成,在圆锥形中轴周围排成1轮,分果类扁圆形,直径1.4~2.5mm。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具隆起的环向细脉纹。

种子肾形,棕黄色或黑褐色。气微,味涩。

冬葵子

苘麻子

苘麻也是我们平时非常熟悉的一种植物,也是锦葵科。

苘麻子呈三角状肾形,长3.5~6mm,宽2.5~4.5mm,厚1~2mm。表面灰黑色或暗褐色,有白色稀疏绒毛,凹陷处有类椭圆状种脐,淡棕色,四周有放射状细纹。种皮坚硬,子叶2,重叠折曲,富油性。气微,味淡。

苘麻子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翳。用于赤白痢疾,淋证涩痛,痈肿疮毒,目生翳膜。

冬葵果、冬葵子、苘麻子、磨盘草子的鉴别

0 阅读:19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