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由《经济学人》发布的图表,核心内容是2002-2022 年欧洲不同世代人群同居比例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实际上,全球发达市场都在单身化,美国25到34岁的女性中有41%、男性有50%处于单身状态,比例在五十年间翻倍;类似的趋势同样出现在欧洲、日本、韩国与台湾。
人们不只结婚变少、同居减少,就连约会与性爱都逐渐消失,社交媒体与交友App带来了空前的自由,却也让人更挑、更孤单,演算法让人以年龄、宗教、身高、政治立场、收入等条件筛选伴侣,使理想型成為幻觉,而真实互动反而减少。
许多年轻人将时间花在打游戏、追剧或与AI聊天,面对面社交时间。比十年前少了四分之一,结果是,越来越多人错过了建立关係、学习磨合的黄金阶段,恋爱变得像一项失传的技能。
根据经济学人报导,这股单身潮,并非全然出于自由选择,调查显示,只有约四成单身者,真心乐于保持单身,更多人是因為找不到合适对象。网路文化的分裂更让情况雪上加霜,女性强调自我价值与安全感,厌男与女权被误解,男性社群中则充斥怨恨与被剥夺感。
于是,爱情市场陷入双方互不理解的冷𢧐,科技让人有更多选择,但也让关係更脆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