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稀土博弈暂缓了,欧盟成“局外人”,荷兰的“两面镜”和日韩的操盘手 稀土管控

乐天派不凡花猫 2025-11-09 23:02:46

中美稀土博弈暂缓了,欧盟成“局外人”,荷兰的“两面镜”和日韩的操盘手 稀土管控的"开关战术":中国打出组合拳 2025年10月30日的釜山协议堪称稀土博弈的分水岭。中国宣布暂停实施刚出台20天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同时简化许可证程序,这套"先紧后松"的战术绝非偶然。仔细观察商务部的两次调整——10月9日出台管制,10月30日暂停部分措施,11月7日扩大暂停范围至锂电池等物项,展现出精准的节奏控制。这种"管制-暂停-再调整"的三步走策略,既保持了战略威慑力,又为谈判留出弹性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每次调整都设置明确时限(1年),如同在博弈桌上放置了一个随时可以启动的倒计时器。 欧盟的集体失声:结构性困境下的无奈 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要求中国给予"同等待遇"时,得到的却是礼貌而坚决的拒绝。这背后折射出欧盟的三大硬伤:其一,内部对华政策分裂,德国汽车业与法国航天业诉求相左;其二,缺乏关键资源反制手段,欧盟稀土对外依存度高达98%;其三,决策机制低效,27国协调成本远超中美双边谈判。更关键的是,欧盟既无美国的军事实力,又缺中国的产业链控制力,在稀土这种战略博弈中自然沦为"沉默的旁观者"。 荷兰的精密站位:光刻机与稀土的微妙平衡 作为ASML的母国,荷兰在中美科技战中本就处于风暴眼。本次稀土博弈中,荷兰展现出令人玩味的双重姿态:一方面允许ASML继续向中国出口部分DUV光刻机,另一方面却配合美国限制EUV设备。这种精密平衡源于其独特位置——既是欧盟成员国,又是美国安全盟友,更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中国对荷兰的稀土出口保持稳定,实则是对光刻机供应链的隐性保障,体现出资源外交的精细化操作。 军工复合体的"备胎计划":美国如何化解断供危机 五角大楼在釜山协议前已启动"稀土应急方案",这套组合拳包括:1)加速芒廷帕斯矿扩产,将本土供应占比从15%提升至35%;2)与澳大利亚Lynas合作建设德州冶炼厂,绕过中国加工环节;3)启动"战略稀土储备变现计划",释放5000吨库存。更隐蔽的是,洛克希德·马丁等军工巨头通过"去稀土化"技术研发,在F-35航电系统中替代了70%的稀土永磁材料。这些举措使得美国军工体系在谈判桌上多了几分底气。 锂电池管制松绑:新能源产业的喘息与博弈 同步暂停锂电池材料管制绝非偶然。中国掌握全球75%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而美国特斯拉、韩国LG等巨头库存仅能维持3个月生产。这次政策调整实为双向解压:既避免全球新能源车产业链崩盘,又为中国企业保住市场份额。但暗流仍在涌动——松下已宣布在堪萨斯州建设北美最大氢氧化锂厂,折射出博弈各方都在为下一轮较量积蓄力量。 隐形玩家日韩的"第三赛道" 在稀土博弈的全球棋局中,日韩两国正悄然开辟出一条独特的"第三赛道"。这条路径既非完全依附于中美任何一方,也不同于欧盟的被动观望,而是通过技术革新与资源整合构建起具有战略纵深的缓冲带。 日本提前布局的"稀土替代技术"已进入收获期。丰田汽车与信越化学联合开发的"无稀土永磁电机"在2025年实现量产,其性能达到传统稀土电机90%的同时,成本降低40%。更关键的是,日本经济产业省主导的"稀土循环利用体系"已覆盖全国83%的电子废弃物,使日本稀土年回收量突破1.2万吨,相当于其进口量的18%。这种"技术替代+循环经济"的双轨策略,使日本在中美博弈中保持独特韧性。 韩国则展现出更惊人的战略定力。三星电子在釜山协议公布后48小时内,宣布与澳大利亚稀土公司签署长期供应协议,同时启动"稀土材料本地化"计划。但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其"技术换资源"的运作模式——通过向越南、印尼输出电池回收技术,换取这些国家在稀土精炼环节的优先采购权。这种"以技术换资源、以市场换保障"的柔性策略,使韩国在2025年Q3的稀土库存量反而较年初增长27%。 日韩的"第三赛道"本质是技术主权与资源主权的平衡术。当美国试图用"芯片法案"捆绑盟友时,日韩企业通过技术共享构建起独立于中美之外的供应链网络;当中国通过稀土出口管制施压时,日韩则用回收技术突破资源瓶颈。这种"非对抗性博弈"正在重塑全球稀土权力格局——正如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官员所言:"我们既不做美国的棋子,也不当中国的对手,而是要成为规则的共同制定者。" 在釜山协议后,日韩的"第三赛道"已显现出示范效应。印度宣布加入"稀土技术联盟",巴西启动"绿色稀土开发计划",这些新动向预示着全球稀土博弈正从"中美两极"向"多极竞合"演变。当隐形玩家们纷纷亮出底牌时,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0 阅读:22

猜你喜欢

乐天派不凡花猫

乐天派不凡花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