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英、法、德、意、加等14国,欧盟、欧洲理事会等17方,发联合声明!这个迹象很

静闻稻香意韵绵 2025-11-08 12:38:34

乌、英、法、德、意、加等14国,欧盟、欧洲理事会等17方,发联合声明!这个迹象很危险,欧洲很可能要腾出手来和老美一起制衡中国了。 为啥说这是 “腾手” 的信号? 先说说欧洲这几年被俄乌冲突折腾得多惨。 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时有多积极,后来被反噬就有多狼狈。 能源上,欧洲之前 40% 的天然气都靠俄罗斯供应,制裁一落地,俄罗斯反手断供,欧洲天然气价格直接飙到原来的十倍,德国工业电费涨了三倍都不止,那些靠能源吃饭的工厂要么减产要么关门,连居民过冬都得囤木柴,简直把 “能源焦虑” 写在了脸上。 更要命的是通胀,欧元区 CPI 一度冲到 10.6% 的峰值,食品价格涨得离谱,普通老百姓买菜都得精打细算,法国、比利时街头全是抗议通胀的人群,政府被骂得狗血淋头。 这种情况下,欧洲根本没心思管别的,每天睁眼就是怎么保能源、压通胀,哪有精力跟美国去搞什么 “制衡中国” 的戏码。 但现在不一样了,欧洲找到了解决燃眉之急的 “金钥匙”—— 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 自从俄乌冲突升级,西方一共冻结了俄罗斯约 3000 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光欧盟手里攥着的俄央行资产就有 2000 亿欧元,这可不是小数目。 今年 7 月,欧盟已经开始动这笔钱的主意,先拿出 15 亿欧元的冻结资产收益给乌克兰,其中 14 亿直接买了防空系统和炮弹,10 月又通过投票,批准用这些资产收益给乌克兰放 350 亿欧元贷款,说好 2025 年底前全付清。 这操作简直是把俄资产当成了 “自动提款机”,乌克兰有了这笔钱就能继续撑着,俄乌冲突就能从 “热战” 拖成 “冻结状态”,欧洲不用再自己掏腰包援助乌克兰,还能慢慢从对俄制裁的烂摊子里抽身。 之前欧洲援助乌克兰早就捉襟见肘,德国光军事援助就花了近千亿欧元,现在有了这笔 “外快”,终于能喘口气了,这才有了 “腾手” 的资本。 而美国这老大哥早就把剧本写好了,就等着欧洲腾出手来。 从特朗普时期开始,美国就一门心思想 “联欧制华”,把欧洲当成制衡中国的重要棋子,只是之前欧洲被俄罗斯绊住了脚,根本抽不开身。 美国也没闲着,一边给欧洲画饼,说一起搞供应链重组能赚大钱,一边自己先动手,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砸钱把芯片制造拉回本土,还逼着盟友跟上。 欧盟果然很快就出台了自己的《芯片法案》,计划投 430 亿欧元建本土供应链,目标 2030 年把全球芯片份额从 10% 提到 20%,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跟着美国的步调,想在高科技领域给中国使绊子。 其实欧美联手打压中国早有苗头,只是之前欧洲精力分散没尽全力。 半导体领域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美国先搞出口管制,不准高端芯片技术卖给中国,接着就拉上荷兰和日本一起干,荷兰的阿斯麦公司本来 15% 的订单都来自中国,被美国一施压,只能限制先进光刻机出口;日本更积极,直接出台 23 种半导体设备的出口管制,明着针对中国,结果自己的企业丢了 70% 的在华业务也在所不惜。 欧盟之前虽然没直接下场,但也在背后配合,比如跟着美国搞 “去风险” 的说法,本质上就是给对华技术限制找借口。 现在欧洲要从对俄泥潭里出来,肯定会在这些领域加大力度,毕竟美国早就把好处摆好了,比如答应给欧洲更多能源支持,帮着欧洲企业抢市场,欧洲自然愿意跟着老大哥走。 再看欧洲在印太地区的动作,更能说明问题。 第三届欧盟印太部长级论坛虽然没邀中美,但来了 70 多个代表团,讨论的安全、贸易议题全是冲着亚太来的。 欧盟嘴上说搞 “绿色和蓝色联盟”,实际上一直在悄悄布局,跟印度、澳大利亚搞军事合作,还想在南海问题上插一脚,这些都是在为制衡中国铺路。 之前因为俄乌冲突,这些动作只能偷偷摸摸,现在要是能从对俄事务中抽身,肯定会把印太战略摆上台面,跟美国的印太战略呼应起来。 这 14 国 17 方的联合声明就是个明确的信号,欧洲已经在算 “抽身账” 了:用俄资产的钱稳住乌克兰,把冲突冻结住,自己不用再烧钱耗精力,然后跟着美国在半导体、供应链、印太战略上联手,既能讨好老大哥,又能给自己捞点好处。 毕竟对欧洲来说,跟着美国制衡中国,看似能解决能源和经济的燃眉之急,还能维持所谓的 “盟友关系”,这种看似 “稳赚不赔” 的买卖,他们自然愿意干。

0 阅读:85

猜你喜欢

静闻稻香意韵绵

静闻稻香意韵绵

静闻稻香意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