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福建舰不会再有第二艘了?福建舰的交付时间一拖再拖,不是技术不行,是中国海军在憋下一代航母的大招! 2025 年 11 月 5 日,三亚军港热闹非凡。 福建舰正式授旗入列,舷号 18,中国海军终于迈入三航母时代。 辽宁舰改自苏联旧舰,山东舰是国产滑跃首舰。 到福建舰的自主设计、直通甲板,这步子稳得让人踏实。 可不少人纳闷,福建舰 2022 年就下水了。 海试从 2024 年 5 月开始,为啥拖到现在才交付? 有人猜技术出问题,有人说产能跟不上。 其实真相恰恰相反,这延迟里藏着海军的大战略。 福建舰压根不是量产舰,而是艘 “技术试验舰”。 八次海试,每次都在攒关键数据,为下一代航母铺路。 舰尾甲板上密密麻麻的轮胎痕迹,说明舰载机着舰训练没停过。 中压直流电力系统能量利用率超 90%,一个轨道出问题不影响全局。 这套系统比美国福特级的交流系统还靠谱。 歼 - 15T、歼 - 35 还有空警 - 600,都顺利适配了电磁弹射。 2025 年 9 月的最后一次海试,歼 - 35 弹射起飞、着舰一气呵成。 空警 - 600 的固定翼模式测试完成,交付时整个作战体系基本成型。 8 万吨排水量,三条电磁弹射轨道,舰岛靠右侧设计。 这些创新不是为了重复建造,而是要把技术摸透。 常规动力确实有局限,撑不起电磁弹射的高强度需求。 远洋续航也受限,所以福建舰不会有第二艘。 海军早有规划:先靠它验证技术、训练舰员。 把坑踩完,再把经验用到下一代核动力航母上。 这更大的大招,就是 004 型核动力航母。 2025 年 2 月已经进入模块化拼接,外媒都盯着卫星图猜进展。 吨位直奔 11-12 万吨,比福建舰还大一圈。 四条电磁弹射轨道,舰载机容量能到 70-100 架。 400-500 兆瓦级核反应堆,续航几乎不受限。 还预留了激光武器接口,未来战力拉满。 美国军事媒体都预测,004 型 2026 年就能下水。 光看船体分段尺寸,就知道是艘前所未有的巨舰。 福建舰这三年没白等,8 次海试攒下的宝贵数据。 会直接用到 004 型上,避免走弯路、重复造。 以前我们造航母是 “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已经能自主创新。 “装备一代、研制一代” 的思路,在航母发展上体现得明明白白。 三航母时代的到来,不只是多了一艘舰。 更意味着中国海军的技术链条、作战体系,都成熟了。 福建舰的延迟交付,不是停滞,而是厚积薄发。 它搭起了一座桥,一头连着现在的三航母,一头通向核动力的未来。 从辽宁舰的 “练手”,到福建舰的 “试验”。 中国航母的每一步,都走得稳扎稳打。 现在 004 型已经在路上,未来的中国海军。 必将在远海大洋上,守护更多和平与安宁。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