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结果公布,荷兰首相即将下台,不到24小时,安世传出好消息 先说说这场悬念拉满的选举。荷兰议会众议院选举从投票开始就充满不确定性,自由党在前期民调中一直以 2-3 个百分点的优势领先,不少机构甚至提前预测自由党领袖维尔德斯会成为组阁核心。 但实际计票过程中,六六民主党后来居上,尤其是在荷兰北部农业区和南部科技产业集中的城市,六六民主党获得了大量中间选民支持。 最终计票结果显示,六六民主党拿下 24 个议席,自由党获得 23 个议席,两者仅差 1 个议席,而这 1 个议席的差距,恰恰来自最后统计的 1.5 万张邮寄选票。 六六民主党领袖范德贝伦在胜选演讲中提到,“未来政府会优先关注科技产业发展和国际贸易平衡”,这句话被外界解读为可能会对中荷半导体合作态度产生影响。 再看陷入僵局的安世半导体博弈,这事儿得从安世半导体的特殊地位说起。安世半导体原本是荷兰恩智浦半导体的功率半导体部门,2017 年被中国企业联合体收购,目前是全球第三大功率半导体企业,产品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尤其在车规级功率芯片市场,全球每三辆汽车就有一辆使用安世半导体的产品。 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加剧,荷兰政府从 2024 年开始对安世半导体的技术出口和产能布局施加限制,要求其不得向中国国内企业转让最新的车规级芯片制造技术,同时限制安世半导体在荷兰本土工厂的产能扩张 —— 原本安世半导体计划在荷兰埃因霍温工厂新增两条生产线,以满足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但荷兰政府以 “保障关键技术安全” 为由,暂停了该项目审批。 中国方面则多次就此事与荷兰政府沟通,强调安世半导体是市场化收购的企业,其技术和产能布局应遵循商业规则,而非政治干预。 2025 年上半年,中国商务部代表团访问荷兰时,曾提出希望荷兰政府放宽对安世半导体的限制,同时表示中国愿意扩大从荷兰的光刻机、半导体材料进口,以实现贸易平衡。 但荷兰前政府在自由党的主导下,坚持认为 “功率半导体涉及汽车产业安全”,拒绝松绑限制,导致双方谈判陷入僵局。安世半导体的运营也因此受到影响,其埃因霍温工厂的产能扩张计划搁置后,全球车规级功率芯片出现短期供应紧张,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这也让荷兰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对前政府的政策颇有微词。 这次六六民主党胜选,之所以被视为可能改变博弈局势,是因为该党在科技产业政策上与自由党存在明显差异。自由党更倾向于 “技术保护主义”,主张加强对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出口管控;而六六民主党则更注重 “产业合作共赢”,其竞选纲领中明确提到 “要通过国际合作维持荷兰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 在安世半导体问题上,六六民主党此前曾公开表示,“限制安世半导体产能扩张不符合荷兰企业利益,也会影响荷兰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这种态度与前政府形成鲜明对比。 目前荷兰国内的半导体产业界已经对新政府表达了期待。荷兰半导体设备协会主席范德霍恩表示,“安世半导体的产能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还影响到荷兰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配套能力,希望新政府能重新评估相关政策”。 而中国企业方面,安世半导体中国区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如果荷兰政府放宽限制,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荷兰工厂的产能提升 50%,同时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推动功率半导体技术升级”。 不过,新政府要推动政策调整也面临挑战。荷兰议会实行多党联合组阁制,六六民主党虽然赢得选举,但要组建稳定的联合政府,可能需要与其他政党协商,而部分小党派对半导体技术出口仍持谨慎态度。此外,欧盟层面近期也在推动 “半导体产业自主计划”,要求成员国加强对关键半导体技术的管控,这也会对荷兰新政府的决策形成一定制约。 接下来,荷兰新政府预计会在 12 月初完成组阁,之后大概率会重新启动对安世半导体相关政策的评估。中荷双方是否能借此机会打破博弈僵局,安世半导体的产能扩张计划能否重启,都将成为未来两个月半导体产业界关注的焦点。 信息来源:荷兰中央选举委员会 2025 年议会众议院选举最终结果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