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今天(北京时间11月7日)发文宣布美乌达成“意义重大”的贸易经济协议,宣称乌方三年将投资采购近350亿美元,十年超1000亿美元,这番豪言壮语看似惊人,实则满是水分。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列出了关键矿产、航空、农业等多个合作领域,但整份协议未明确资金来源、支付节点等任何落地细节。 最荒诞的是数据对比:乌兹别克斯坦2024年GDP仅1150亿美元,三年350亿美元的承诺就占其GDP的30%,远超该国年度对外投资能力的上限。 这并非特朗普首次玩“数字游戏”,2025年2月他曾宣称与乌克兰达成1万亿美元矿产协议,最终因要求乌方出让50%矿产收入却不提供安全保障,遭到乌方抵制和国际舆论批评,协议不了了之。 乌兹别克斯坦心里自有盘算,它清楚特朗普好大喜功,抛出夸张承诺既能换取美国的技术支持和政治背书,又不用立刻兑现,还能继续维持与中国的传统合作。 要知道,中国长期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深耕多年,形成了互利共赢的稳定格局,绝非一份空头协议就能撼动。 国际舆论早已看穿其中门道,不少分析师指出,这份协议缺乏法律约束力,也没有第三方监管机制,本质是特朗普为造势打造的政治道具。 网友们的吐槽更是一针见血,有人调侃“这就像月薪5000的人承诺三年给老板投资150万”,还有人翻出特朗普过往的空头承诺,直言“听听就好,千万别当真”。 特朗普之所以热衷这类协议,核心是想通过夸张数据制造“经济成就”假象,迎合支持者的期待,但脱离实际的承诺终究经不起推敲。 从趋势来看,这份协议大概率会重蹈此前美乌(乌克兰)协议的覆辙,要么因条款无法落地而搁置,要么大幅缩减规模,最终沦为笑谈。 乌兹别克斯坦的务实态度也决定了它不会孤注一掷,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获取最大利益,才是其真正的战略考量。 说到底,国际合作的基础是实事求是,靠夸张数据炒作的政治作秀,或许能博取一时关注,但终究无法改变现实格局。 中国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这种基于实际需求的合作,远比那些纸上谈兵的空头协议更有生命力,也更能赢得合作伙伴的信任。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