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从美国接收F-35A战斗机之后,很快就在国内引起骂声一片。比利时国防部长西奥·弗兰肯说,比利时国土面积太小,领空不足以进行训练飞行,因此比利时正试图与法国、荷兰和意大利进行协商,以获得这些国家的飞越许可,这番话引发了轩然大波。比利时民众认为这样做,是用比利时的战机来为盟友提供服务。 比利时人大概做梦也没想到,盼了七年、斥资56亿欧元的“争气机”,到手后转眼就成了“糟心机”。这批被寄予厚望的F-35战斗机,本是用来替换老旧的F-16,撑起国家防空门面的,结果刚交付就状况百出。 这场风波得从当初的军购合同说起。2018 年比利时敲定了总价 56 亿欧元的大单,要买 34 架 F-35A,如今首批 4 架刚交付,第 5 架还因技术问题推迟到货,麻烦就全来了。 弗兰肯在联邦议会承认领空不足时,可能没料到会引发这么大反弹,毕竟比利时国土面积只有 3 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北京市大小,且人口密集,能划出的训练空域本就有限。 比利时空军军官弗拉温后来也证实,就连前代的 F-16 执行复杂任务时都觉得空域狭窄,更别说机动性能更强的 F-35A,日常训练只能靠飞行模拟器凑数,真要练实战科目必须去国外。 可民众的愤怒不止于 “没地方练”,更在于这笔买卖处处透着 “不值当”。F-35A 的使用成本高得吓人,单小时飞行成本就达 5 万欧元,是不少欧洲战机的两倍还多。 更让居民闹心的是噪音问题,它的发动机功率几乎是 F-16 的两倍,产生的脉冲噪音更是足足翻了五倍,军事基地周边的居民已经开始抱怨 “门窗都跟着震,根本没法正常休息”。 这些现实问题,让当初支持军购的人也开始后悔,觉得花这么多钱买个 “祖宗”,还得求着邻国借地方训练,实在太憋屈。 弗兰肯试图辩解,说比利时空域小不是新鲜事,多年来一直和其他国家联合搞训练演习,可这番话根本压不住舆论。 法媒直接调侃比利时 “因为空域太小沦为网络笑柄”,国内的保守派议员也追着质问,既然早就知道空域不够,当初为什么非要选 F-35A? 要知道,法国达索公司 CEO 埃里克・特拉皮耶早就在公开场合抨击过这笔交易,说比利时一边从美国买战机,一边还想参与欧洲 FCAS 战斗机项目分好处,简直是 “出丑”,当时比利时政府还嘴硬,如今领空问题爆发,更坐实了 “决策草率” 的指责。 民众最在意的还是 “为他人作嫁衣” 的感觉。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算过一笔账,56 亿欧元的采购费加上后续维护成本,摊到每个比利时人头上得花几百欧元,结果战机买回来却要经常去荷兰、法国的空域训练,搞不好还要配合盟友的军事演习。 “我们的钱,养着美国的战机,帮着盟友练手”,类似的吐槽在网上随处可见。更有人翻出之前 F-35 的 “后门” 争议,虽然比利时国防部多次声明战机不会被远程控制,但民众还是担心,连训练都要依赖别人,真到关键时刻哪有什么自主话语权。 现在比利时政府还在和邻国拉扯飞越许可的事,国内的抗议声却没停过。这场 F-35A 引发的风波,早就超出了单纯的军事采购范畴,成了民众对政府决策能力的一次集中质疑。花大价钱买的战机没法在自家领空好好训练,还要看别人脸色,这样的处境,难怪会让比利时人越想越窝火。 信源: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