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年底,47岁的蒋孝勇被诊断出得了食道癌,病情逐步恶化,他在台湾遍访了名医都没有任何效果,眼看时日无多,蒋孝勇脑海中又回忆起了父亲生前说得话。 1995年12月,蒋孝勇在旧金山进餐时出现吞咽不适,咳血迹象让他紧急就医,当地医院内镜检查确认食道鳞状细胞癌,已到晚期三期,肿瘤扩散至淋巴。返回台湾,他转入台北荣民总医院,CT和PET扫描显示病灶长五厘米,压迫气管。医生安排手术切除十厘米食道段,术后靠鼻胃管输入营养,体重从七十公斤掉到六十二公斤。恢复缓慢,他服用奥美拉唑控制胃酸,饮食限于米汤和蒸蛋。 进入1996年1月,复查发现癌细胞复发,他开始化疗,第一周期用顺铂和5-氟尿嘧啶,静脉滴注三天,引发呕吐和脱发。体重继续降到五十八公斤,行动需扶助。第二周期结合放疗,每周五天照射二十次,皮肤出现红斑,需要涂抹药膏。台北和高雄医院间往返频繁,车程颠簸加重疲劳。他咨询长庚医院中医,开半夏厚朴汤,煎服后喉部稍有缓解,但整体无力未减。 2月,他试用蜂胶胶囊和人参茶作为辅助,期望抗炎,但复查肿瘤增大。医生调整化疗加紫杉醇,滴注中手臂肿胀。3月,转向台大中医门诊,用黄芪当归汤补虚弱,每日煎三次。放疗后期皮肤起泡,需纱布覆盖,避免阳光。4月,尝试针灸于足三里穴位,四十五分钟疗程后步行稍稳,但癌细胞转移肝部。医生建议姑息,他坚持中药调整。 5月,吞咽恶化,用鼻饲管固定,练习吞咽球推送食物。营养补充支链氨基酸粉,金属味难咽。6月,光动力疗法激光照射食道,注入荧光剂后避光三天,但出血复发需内镜止血。7月初,癌痛用吗啡贴片控制,手臂渐麻。整个过程住院四十天,化疗四周期,放疗三十次,中药换十余方。医疗团队超二十人,病历五百页,账单累计超百万新台币,包括手术五十万、化疗每周期十万。 体重最低五十二公斤,生存超预期三月,症状控制在耐受线,但预后严峻。治疗交替中,他协调保险,助理复印单据。物理治疗包括颈部伸展和握哑铃举臂,汗水记录努力。复健室成为常态,补充蛋白不足一半标准。这些步骤虽未逆转,却让他维持基本活动,面对家族事宜时仍有精力。 1996年7月25日,蒋孝勇经香港转北京,入住钓鱼台国宾馆,中医开党参黄芪汤,服用后吞咽缓和。他提及父亲蒋经国遗愿,将遗体运回浙江奉化溪口合葬祖母,并移蒋介石至南京紫金山。大陆方面表示支持,称办好文件即可。但台湾当局获悉后禁止,视作政治敏感。他在两地传递信息,多次通话协调,无进展。 8月,他携妻三子去奉化溪口,参观蒋氏故居,触摸旧物,上白岩山祭祖母墓,点香鞠躬。途中歇息三次,体力消耗大。返台后癌细胞扩散肺部,用氧气面罩二升流量辅助呼吸。疼痛管理换吗啡贴片,翻身配合。11月,器官衰竭,心率不稳,戴心电监护。医生讨论临终关怀,他签署不展延措施,交代家事。 12月22日,台北荣民总医院宣布离世,享年48岁。蒋经国和蒋介石遗体仍置台湾,未移。蒋孝勇一生低调,商业有成,却在病中触及家族根脉,两岸壁垒让遗愿悬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