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电力部一些老同志联名向中央反映,对李鹏出任部长表示担忧。他们认为这位

哈皮的高高 2025-11-05 18:56:40

1981年,电力部一些老同志联名向中央反映,对李鹏出任部长表示担忧。他们认为这位52岁的水电专家资历尚浅,难以服众。 1980年底,电力工业部部长刘澜波传达中央决定,让他转任顾问,李鹏接班。李鹏认为自己资历不足,许多老同志是他的上级,担心难以协调部务。刘澜波作为早期领导,坚持中央已权衡。进入1981年,部内五位资深干部联名致信中央,反对李鹏上任。信中强调他52岁太年轻,虽有水电专长,但从副部长直升部长跨越大,在电力恢复期难以服众。 这些老同志多为行业元老,亲历解放后电站建设和恢复工作。他们指出,电力部历任领导平均年龄超60岁,需经验丰富者稳大局。当时全国发电量不到3000亿千瓦时,华东华北缺电严重,工业开工率低。他们担心年轻干部缺少高层协调经验,影响资金和项目分配。信件上报后,中央组织部调阅李鹏档案,从延安学习到基层岗位,一一核实。他的履历显示技术贡献突出,如阜新厂优化节约煤炭,地震抢险恢复主网。 组织部审查中,档案中丰满电站日志和华北规划草案被重点查看。李鹏的苏联毕业论文分析水电站稳定性,得分高于平均。2月16日,审查报告呈高层,胡耀邦批示坚定提拔,推动干部更新。2月19日,刘澜波告知李鹏决定不变。3月2日,李鹏正式就任部长兼党组书记。这件事暴露电力系统传承难题,老同志关切源于实际短缺压力。 联名事件后,部内人事小幅调整,两位老同志入顾问组。中央文件视此为年轻化试点,电力部成首批案例。行业刊物刊发李鹏简介,突出留学和抢险贡献。争议虽未改结果,却细化选拔标准,增加技术权重。 李鹏上任后聚焦基础设施扩建,主张电力投资适度超前。1981年全国短缺制约工业,他优先推进电站项目。9月龙羊峡水库洪水来袭,他督导防汛,确保大坝和下游安全。1982年水利电力部合并,他任副部长,继续管电力事务。推动集资办电,打破国家独资模式,鼓励地方企业和外资参与。 大亚湾核电站1985年启动,引进法国技术和资金,1987年开工,缓解广东缺电,还培训本土核电人才。深圳沙角B电厂作为首批外资项目,建成后稳定珠三角供电。他推广高压输电,减少线路损耗。在长江防洪会上,用葛洲坝数据展示水火电联合调度,提高发电防汛协调。 这些措施使电力产能增长,到1990年代发电量翻倍。集资政策后期全面铺开,基础在此期奠定。李鹏走访高井电厂,与工人交流,注重一线反馈。那些老同志见供应改善,工业回暖,逐步认可变革。电力从缺电转向自给,为经济提供支撑。 李鹏路径典型技术干部成长,从技术员到高层。他的工作体现专业驱动,电力进步离不开此类坚持。行业从7000万千瓦装机起步,逐步联网全国。

0 阅读:0
哈皮的高高

哈皮的高高

拖拖拉拉会变成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