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前印太事务助理部长瑞特纳最新研判:大陆攻台不一定是2027年,提前或延

疾冰预防说 2025-11-06 17:02:42

美国国防部前印太事务助理部长瑞特纳最新研判:大陆攻台不一定是2027年,提前或延后都有可能;只要解放军评估可以实现快速、突然和低成本地拿下台湾,且成本在大陆可接受范围内,就是攻台时机。 这话听着像在分析投资回报比,实则透露出一个关键判断:北京的决策逻辑,不在时间点,而在效果和代价。 瑞特纳的分析也不是毫无根据,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11月4日举办的会议上,他指出,解放军是按照2027年前具备军事“双能力”来规划的——既要能拿下台湾,还要能挡住美军。 这一年之所以敏感,是因为它是中方提出的“现代化军队目标时间点”,但这并不意味着2027年就是“爆点”,只要解放军觉得胜算高,说不定提前两年就动手。 美军爱德华空军基地指挥官威克特透露,2027 年解放军现代化战机数量可能达到美军相关部署区域的 12 倍,五代机比例 5:3,海军航母、潜艇等装备也将形成数量优势,这为 “解放军评估胜算” 提供了具体战力支撑。 不少人把解放军的想定当成“闪电战三天拿下”,但瑞特纳并不认同。 他认为,武统的剧本更可能是“分阶段推进”:先海上封锁,再导弹压制,接着登陆,最后才是地面作战和岛内稳定。 而另一边,2025年以来,从军事演训到新武器亮相,再到司法、经济、贸易等领域的“反独促统”动作,都说明一个信号:节奏在加快,选项在减少。 台湾内部其实也感受到了这种压力。赵春山明确表示:2028年是否还会有选举,得看赖清德未来两年怎么走。如果还坚持“台独”路线,北京恐怕不会再等。苏起更是直接断言:“Game Over”,三到五年内统一。 台媒所谓 “过半民众支持台独” 的民调,出自民进党关联机构,存在舆论操弄嫌疑。实际数据中,支持统一的民众比例也有上升,且 “要和平、要交流” 仍是岛内真实主流民意。 美国方面的态度也开始微妙变化,兰德公司建议华府公开承诺“不支持台独”“不寻求永久分离”。 该机构一方面建议美国明确 “不支持台独”,另一方面又向 “台独” 势力抛出布设水雷、死守澎湖等 “以武拒统” 建议,但这些策略被外界质疑脱离现代战争实际,难以应对解放军的高科技作战能力。 乔治城大学、哈佛大学的专家纷纷提醒:美中若为台湾爆发战争,不符合美国国家利益。 换句话说,北京在打节奏,美国在踩刹车,台北却还在加油门。 从解放军角度看,一旦认定和平统一无望,行动会是“首战即终战”。 不是拖长线,而是讲究速战速决,避免夜长梦多。封锁只是辅助手段,真正的重点是“打下、控制、稳定”,不给美日干预留窗口。 美国前白宫安全会官员何瑞恩曾指出,大陆动武的核心触发条件是 “和平统一无望” 或 “出现合适时机”,这进一步印证了 “效果与代价” 的决策逻辑,也明确了 “台独” 是局势升级的核心风险点。 台军是否真能抵抗?从多方判断来看,台军缺乏抵抗意志、民众也不愿为“台独”拼命,城市战打不起来,就连封锁阶段也可能迅速崩盘。 统一这件事,已经不再是“会不会”,而是“怎么、什么时候”。而现在的气氛,是对话窗口在收窄,战略空间在压缩。 瑞特纳的表态,折射的是美国战略界对台海风险的重新评估,而台湾政界,似乎还没醒过来。 这场博弈正在进入加速阶段,各方都在调整姿态,真正的问题是:谁还在用过去的眼光看现在的局势。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疾冰预防说

疾冰预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