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0万台胞天塌了!特朗普一锤定音,岛内以后只生产内衣和日用品 特朗普在采访

疾冰预防说 2025-11-06 16:02:32

2340万台胞天塌了!特朗普一锤定音,岛内以后只生产内衣和日用品 特朗普在采访中宣称,因为征收关税,台岛内大型企业正在将微芯片生产转移到美国。两年后,美国将控制40%至50%的微芯片市场。 台积电,曾经被称为“护岛神山”,这些年已经在美国亚利桑那投资建厂,原本投资规模是650亿美元,今年被逼着追加到了1650亿美元,还得建6个厂,连研发中心也搬过去。 关于台积电最早决定赴美建厂要追溯到2020年,当时美国以“供应链安全”为由,持续施压关键科技企业“去中国化”,台积电被点名“必须站队”。为了平衡政治和市场风险,台积电答应在亚利桑那投资建厂,刚开始说是120亿美元,后来一路涨到650亿。 到了2025年,投资又被迫追加到1650亿美元,包含亚利桑那州 3 座晶圆厂、2 座先进封装厂及研发中心。 据《电子时报》报道,为配合台积电,台湾半导体设备商京鼎、帆宣,材料商联电化学等 12 家企业已宣布在美国设厂,形成 “台积电生态圈” 的跨海复制。这种产业链整体迁移,正在削弱台湾本土 “一小时供应链” 的独特优势。 台积电高层多次公开表示,美国工厂不但成本高,进度慢,连工程师招聘都困难,却还是得咬牙做下去。 这不是企业自由选择,而是在特朗普“你不来就100%关税伺候”的威胁下,被迫走的一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更像是一场“有计划的榨干”。 搬去美国建厂的代价并不小,台积电在美国的建厂成本是岛内的4倍,工程师薪资还得翻3到5倍。但更讽刺的是,美国几乎没有补贴。 台企不仅要自己花大钱搬家,还得忍受高成本、高风险,最后还要笑着说“这是全球化”,而岛内的年轻人,原本可以进高科技产业链,现在只能去做低附加值的产业,甚至真的要往“内衣车间”里走。 更让人无语的是,台当局不但没出手帮忙,反倒成了这场“科技出走”的助力者。台积电这样级别的企业都被动迁了,其他中小企业更是无力招架。 这几年,岛内的半导体产业逐步外移,未来经济增长率可能被拉低到了1%至2%之间。这个推论并非毫无根据。 根据台湾 “中华经济研究院” 4 月预测 2025 年台湾经济增长率在最乐观情况下为 2.85%,中性情况为 1.66%,最悲观情境下为 0.16%。 而根据实际数据,台湾 2025 年第二季度的 GDP 年增长率为 8.01%,较第一季度的有所加速,不过,有分析称,若美国对半导体进一步课征新关税,台湾 2026 年经济增长率可能进一步下探至约 1%。 所以说芯片行业曾是撑起经济的主力,现在却成了“被掏空”的代名词。 对比来看,大陆这边反而在实打实地给利。2025年上半年,两岸贸易额达到1477亿美元,福建还设立了“两岸产业基金”,扶持台资企业发展。ECFA协议持续减免关税,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支持。谁在扶你、谁在榨你,不需要复杂分析,一看数据就知道。 特朗普一句话,彻底打乱了台岛的产业生态,这不是简单的搬厂,而是产业链、技术力、人才资源的整体外移。未来,如果台湾不认清现实,可能真的面对“高科技没了,剩内衣和日用品”的现实。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疾冰预防说

疾冰预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