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小鹏干了不少看起来“不务正业”的事——做四足机器人、造飞行汽车,甚至有

特特新车 2025-11-06 00:03:00

过去几年,小鹏干了不少看起来“不务正业”的事——做四足机器人、造飞行汽车,甚至有一阵子车卖得不理想,质疑声一度铺天盖地,大家都在问:

「小鹏到底在干什么?」

直到 2025 年这场主题为“涌现”的科技日,一切才慢慢对上。

那些曾被视为“旁枝末节”的探索,如今汇成了同一条主线——AI 走向物理世界的进化轨迹。这次发布会不只是技术展示,更像是一种信念的显形。

第二代 VLA 大模型正式亮相——全球首个“物理世界模型”,能让 AI 从视觉直接生成动作,不再依赖语言转译。AI 不只是“理解世界”,而是开始“参与世界”。基于 VLA,小鹏智驾推出了“小路NGP”,让复杂路况下的平均接管里程提升 13 倍;同时发布行业首个 Super LCC+,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图驾驶”。

这是从算法到智能的跃迁,不再是单点突破,而是系统性的觉醒。

Robotaxi 则以 3000TOPS 的算力、纯视觉方案,在无激光雷达、无高精地图的前提下,实现全球通用的无人驾驶。

舞台中央的 IRON,是那只“四足机器人马”的延续。七年的迭代,从“四足”到“双足”,从“稳定”到“自由”。

正如何小鹏说的:“只有人形,才能进入人的世界。”IRON 拥有 82 个自由度、仿生脊椎、柔性皮肤,能走、能对话、能思考。它不只是机器的涌现,更是信念的涌现。

最后登场的,是飞行汽车。全倾转混电飞行器 A868 已进入试飞阶段,“陆地航母”也即将量产。当视频中何小鹏乘飞行车抵达会场时,那不仅是一段演示,更是一种对边界的再定义——让“地面交通”的想象,被三维空间重新书写。

回看这一路,我们终于能理解,小鹏那些“看不懂”的选择,其实都有迹可循。四足机器人,是人形机器人的前奏;飞行汽车,是出行边界的试探;VLA 大模型,是智能生命理解世界的起点。它们表面上各走各路,背后却都指向一个方向——让 AI 真正走进物理世界,成为具身智能的基础设施。

正如何小鹏所说:“大模型会成为物理 AI 世界的操作系统。”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信念的兑现。

“涌现”,不是炫技的表演,而是一种信念的回报。当微光汇成星河,我们终于看见:小鹏还是我们相信的那个小鹏,他的理性与浪漫,正在成为这个时代最具生命力的浪潮。

0 阅读:0
特特新车

特特新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