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大选结果一出炉,政坛直接炸了锅——参与斯霍夫联合政府的右翼政党,遭到选民

信息拾者 2025-11-04 12:15:49

荷兰大选结果一出炉,政坛直接炸了锅 —— 参与斯霍夫联合政府的右翼政党,遭到选民抛弃集体惨败! 新社会契约党从上次的 20 席直接跌到零,农民公民运动只剩 4 席,连曾经的议会第一大党自由党都从 37 席缩水到 26 席,票箱里的态度比任何抗议都直白。 而这一切的导火索,绕不开斯霍夫内阁在倒台前捅出的安世半导体大篓子。 很少有人想到,一个看守政府能闹出这么大动静。斯霍夫领导的四党联合政府早在今年 6 月就已倒台,按荷兰宪法,这种 “跛脚鸭” 政府本只该维持日常运转,绝不能碰重大决策。 可他偏要反其道而行之,9 月底突然翻出 1952 年就没怎么用过的《商品供应法》,以 “国家安全” 为由冻结了中资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的荷兰资产,还逼着法院罢免了中方 CEO 张学政,打算把企业拆分给本土公司。 当时不少人就觉得这步棋太冒险,毕竟安世可不是普通企业,它的芯片供着大半个欧洲汽车业。 果然,接管令一出,德国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先停摆了,日本本田墨西哥工厂跟着停工,多米诺骨牌一路倒下去,航空航天、医疗设备领域全受牵连,光欧洲车企每月损失就高达百亿欧元。 更讽刺的是,美方前脚刚在 10 月底暂停了相关出口管制规则,荷兰政府瞬间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 当初喊着 “保护技术主权” 的理由,突然没了支撑。 斯霍夫这波操作的私心其实藏不住。 大选前他所在的联合政府支持率一路滑坡,眼看选情告急,便想打 “反华牌” 捞政治资本。 有分析戳破,他这么做背后全是美国的影子,华盛顿的制裁威胁成了催逼他动手的鞭子,可代价却要荷兰自己扛。 美方收了政治姿态,荷兰却要面对供应链断裂的烂摊子,连欧盟盟友都暗生不满,觉得荷兰为了讨好美国牺牲了整个欧洲的利益。 中方的反应来得又快又狠。安世中国区直接宣布独立运营,东莞工厂 —— 那可是占了全球总产量一半的核心基地 —— 不仅没停摆,工程师还迅速破解了技术封锁。 紧接着旧合同全作废,新订单必须跟中国区签,还得用人民币结算,芯片优先供给国内市场。 更要命的是,稀土等战略资源的出口管制精准击中了荷兰软肋,光刻机巨头 ASML 立刻感受到了压力。 这些连锁反应全砸在了荷兰民众和企业身上。 汽车经销商抱怨库存告急,零部件厂商天天催政府解决问题,普通选民看着物价涨、岗位受影响,心里早把账算在了斯霍夫头上。 有选民接受采访时直言:“看守政府为了选举赌国家利益,我们凭什么再给他们投票?” 这种不满在选票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参与联合政府的几个右翼政党几乎被集体清算。 更尴尬的是,斯霍夫闹出来的麻烦还得下届政府收拾。 现在六六民主党和自由党并列第一,但要凑够 76 席的组阁多数得拉四五个党,光是安世这事儿就够他们头疼:还资产怕得罪美国,硬扛着又要被中国反制,经济损失更是无底洞。 有分析师调侃,斯霍夫这是 “拍屁股走人”,却给继任者留下了个烫手的山芋。 有意思的是,极右翼阵营整体席位并没少,自由党丢的票大多流到了其他右翼小党,说明荷兰政坛的基本盘没大变,选民反感的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斯霍夫内阁的短视操作。 那些曾为安世事件叫好的政客,如今看着暴跌的席位,恐怕也品出了 “自作孽” 的滋味。 现在安世中国工厂还在正常运转,欧洲车企高管们仍在排队求订单,而荷兰新政府的组阁谈判才刚起步。 斯霍夫或许能体面退场,但他点燃的这场风波,还在让整个荷兰为那句老话买单。

0 阅读:492
信息拾者

信息拾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