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防军突然宣布了,要召回大约 700 辆此前配发给高级军官的中国产汽车,理由是担心存在数据安全和监控隐患。 这事儿一出来就在以色列政坛和车市掀起波澜,毕竟这些车可不是普通公务车,大多是军官们天天开的家用座驾,这会儿突然成了 “安全隐患”,任谁都得犯嘀咕。 这些被点名的车基本都是奇瑞瑞虎 8 Pro,几年前通过军方招标配下去的,七座的空间刚好能装下全家,成了不少中校、上校的标配座驾。 当初选它就是图实在,性价比高不说,舒适性也能满足日常通勤和家庭出行需求,没想到现在要被全盘召回。 其实早有苗头,今年早些时候,以色列军方就已经不让中国产汽车进军事基地了,茨里芬的吉迪恩军营门口早就立了禁令牌,只是那会儿没人想到会闹到全面召回的地步。 以色列军方给出的说法听得挺玄乎,有前高级军官站出来炒作,说这些智能汽车根本就是 “轮式计算机”,装着封闭操作系统和无线连接,就算没有主动收集数据,黑客也能通过车载摄像头、麦克风搞间谍活动。 更有意思的是,军方其实自己也承认 “没有证据表明” 中国汽车在主动收集信息,但还是不放心,之前甚至给这些车的多媒体系统做过 “净化” 处理,删掉了可能传输数据的功能,可最后还是觉得风险没除干净。 这次召回不是一刀切,要分阶段来。 第一波先收那些接触机密信息的军官的车,到 2026 年第一季度末,所有军官的中国产汽车都得交回去。 replacements 早就选好了,主要是日本三菱,新一轮一万辆公务车招标里,干脆直接把中国品牌排除在外,换成了捷克的斯柯达、韩国的起亚和德国的欧宝。 不过这一改也有代价,新选的全是汽油车,跟以色列一直推的新能源转型完全背道而驰 —— 要知道中国品牌在当地新能源车市场已经占了快一半份额,本是绿色交通合作的好苗子。 更耐人寻味的是,以色列军方还特意让参与招标的租赁公司保密,别把排除中国品牌的事儿声张出去,怕惹中国不高兴,影响两国经济关系。 可纸包不住火,消息还是被《今日以色列报》和《国土报》扒了出来。 有细心的人发现,这波操作跟美英的步调特别像,美国早就在炒作中国联网汽车能 “同时熄火” 的荒谬说法,英国媒体更直接把中国电动车比作 “特洛伊木马”,以色列官员也直言,这事儿跟中美博弈脱不了关系。 中国驻以色列大使肖军正早就驳斥过这些指控,说所谓的安全风险毫无根据。 现在尴尬的是,以色列自己也没做到彻底 “一刀切”,特拉维夫的 “基里亚” 总部 —— 那可是军方最敏感的设施之一,安保部门还在用水名爵电动汽车。 网友们的吐槽更直接,有人调侃 “上校的车不安全,普通人开的中国车倒没事? ” 还有人算过账,换车加上后续维护,比当初买中国车的成本高了不少,纯属折腾。 目前以色列军方还没正式回应媒体的追问,但召回的流程已经动起来了。 那些开惯了奇瑞的军官们正忙着交接车辆,有人在社交平台晒出和老车的合影,配文 “空间大又省油,真有点舍不得”。 而街头巷尾的议论还在继续,毕竟一边喊着安全隐患,一边偷偷用着中国电动车,一边要环保转型,一边又换回汽油车,这堆矛盾的操作,实在让人看不太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