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两年巴西不止对忘恩负义,巴西对中国出手了! 10月28日媒体爆料,巴西外

高干评世界 2025-11-03 11:46:36

其实这两年巴西不止对忘恩负义,巴西对中国出手了! 10月28日媒体爆料,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官宣,对原产于中国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做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不仅要加征反倾销税,还要征5年! 这一系列的操作让人不禁思考,巴西的贸易政策究竟是扮演保护者的角色,还是在走向孤立与保守的道路? 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钛白粉,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像是乳胶漆、塑料制品到高档杂志的纸张,其广泛的用途让它成为涂料和塑料行业的核心原料,占据了全球需求量的八成以上。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强大生产能力和成熟技术的国家来说,钛白粉的出口一直是国际贸易中的亮点,价格优势更是让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而巴西这次却选择了对中国钛白粉加征反倾销税,每吨高达1148.72美元到1267.74美元的税额,而且还要连征五年,这一政策无疑给中国相关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事情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22年1月。 当时,巴西本土化工公司特诺发起了一项申请,他们称中国供应的钛白粉价格过低,严重扰乱了巴西市场。 巴西政府随即在4月正式启动反倾销调查,调查时间上覆盖了整个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并进一步分析了2018年至2023年间的行业状况。 去年10月,巴西就曾对中国钛白粉收取临时反倾销税,税额在每吨500到1700美元之间,而这次终裁后,尽管税额区间有所缩窄,但五年的征收期限显然比临时税更加严厉。 令人遗憾的是,除了专门用于三聚氰胺装饰层压板基纸的特殊钛白粉外,中国出口至巴西的常规钛白粉几乎都难以逃脱这次的税收。 此次裁定对于中国涉足钛白粉出口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风波,更是一个挑战。 巴西为何如此坚定地对中国钛白粉采取严苛措施? 原因之一自然是保护本国化工产业。 尽管巴西是全球主要原材料出口国之一,但化工行业却一直处于较弱的地位。 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生产成本难以降低,导致巴西化工产品在价格上难以与中国竞争。 据数据显示,中国钛白粉的到岸价仅为每吨2354.58美元,而巴西本地生产的钛白粉售价则高达3916.46美元,二者间的价格差距高达1600美元。 面对这样的市场竞争,巴西本土企业自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试图通过政策手段抬高中国产品的价格,缓解自身的困局。 问题在于,凭借反倾销税来保护国内产业,真的能解决巴西化工行业的困境吗? 事实上,中国钛白粉不仅对巴西市场有着重要影响,巴西对中国的依赖同样显而易见。 2023年巴西从中国进口了10.08万吨钛白粉,占其总进口量的78%。 而到了2024年前8个月,进口量已达9.88万吨,同比增长了30.67%。 如此庞大的依赖比例无形中让巴西陷入了两难境地。 一方面希望保护本土企业免受全球化竞争的冲击,另一方面却无法忽视中国商品在全球市场上的不可替代性。 用关税筑起壁垒的做法看似在保护本地企业生存空间,实际上却可能导致市场扭曲,最终的成本还是要由巴西消费者来承担。 对中国企业而言,巴西市场份额的缩水将不可避免。 面对高昂的反倾销税,中国的钛白粉在巴西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部分企业可能会选择降低对巴西的出口甚至退出市场。 这不仅会对相关企业的收益造成打击,也意味着全球市场布局的调整。 尽管东南亚、欧洲等地可能成为转移出口的目标,但巴西市场的份额并不轻易能在短时间内被其他地区完全取代。 与此同时,巴西本土企业虽可能短期内受益,但长期来看,他们也未必能够弥补市场需求的缺口,产品价格势必继续走高。 下游行业如涂料、塑料等企业成本上升,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但这并不是巴西第一次对中国的出口产品采取类似措施。 早些时候,巴西还对我国出口的聚醚多元醇、汽车轮胎等产品进行过反倾销调查,种种动作表明,巴西正在试图通过政策手段保护自己的工业基础。 贸易本就是需要双方合作和互相尊重的过程,中国作为巴西的重要贸易伙伴,长期以来一直是巴西大豆、铁矿等资源的重要买家。 从这一点来看,巴西如今在中国优势产品上频频设限,似乎显得有些“忘恩”。 中国企业也没有坐以待毙,面对巴西的高额关税政策,许多企业正在寻求其他市场或优化策略试图减少损失。 但短期内补齐巴西市场的出口量并不容易,这场贸易风波将如何发展仍是未知数。 或许有一天双方会意识到不断加重的关税壁垒只会让两国的双边贸易陷入更加僵局。 毕竟,贸易的本质是为了共同发展,而不是彼此设限。 未来中国与巴西是否能够在钛白粉和其他产品的贸易问题上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你认为巴西的这一次反倾销政策是保护本土产业的正当行为,还是在推高消费者的成本?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探讨。 信源:巴西对华二氧化钛作出反倾销终裁-东方财富网

0 阅读:44
高干评世界

高干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