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被大家猜对了, 18万吨大豆刚交易成功, 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称这与芬太

灵敏白云 2025-11-01 18:54:11

果真被大家猜对了, 18万吨大豆刚交易成功, 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称这与芬太尼关税放松有关,大概意思,你买点东西,我就放松点限制。 这话听着直白,实则是把平等磋商包装成“交易”。2025年10月30日商务部官宣,美方取消对华10%“芬太尼关税”,但这关税2月才开征,覆盖300亿美元商品,其中仅5%涉化学品,其余都是日用消费品。 中国在芬太尼管控上的力度从不含糊。2018年就成为全球首个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的国家,2024年还协助美方逮捕涉毒洗钱嫌疑人,美方自己都承认中方的有力支持。 美国的芬太尼危机根源在自身。作为公共卫生问题,本该靠国内监管破解,却被拿来当贸易筹码。特朗普把禁毒和大豆采购硬绑,不过是借题发挥刷政治存在感。 特朗普这套“关税胁迫”早有前科。10月他还威胁对墨加征25%关税,理由也是芬太尼,现在又把这套用在中美贸易上,本质就是拿多边规则当私器。 18万吨大豆订单,是2025年10月29日中粮的采购,打破了五个月的零采购僵局。但这量微不足道,连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大豆总量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中国大豆进口早不是美国一家独大。2024年从巴西进口占比超七成,美国仅占21%,2025年前三季度美对华大豆出口量还同比降了39%,库存堆到历史高位。 美方取消关税是被逼无奈。之前中方对等反制300亿美元美国商品,美农亏损超百亿美元,伊利诺伊州甚至出现谷仓因存货过重坍塌的情况。 吉隆坡磋商的成果是双向让步,绝非“美方恩赐”。除取消10%关税,24%对等关税还暂停一年,双方在禁毒、农产品贸易等多领域达成共识,这是平等协商的结果。 特朗普想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完全无视现实压力。美国消费者扛着通胀,企业盼着供应链稳定,他的“交易话术”不过是为2026年访华造势。 贸易和禁毒本是两码事,硬扯在一起只会两败俱伤。中方采购大豆是商业选择,新季美豆价格低于巴西,油厂出于利润考虑下单,跟“交换”无关。 全球贸易讲究互利共赢,单边胁迫走不远。中国早已建立多元化大豆供应体系,美方想靠旧套路夺回市场,怕是打错了算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晒图笔记大赛

0 阅读:1
灵敏白云

灵敏白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