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特朗普解决了自己制造的危机。一场博弈,经过几番较量,最终握手言和,双方共同按下了暂停键。中美各自撤回了之前打出的牌,约定了一年的暂停时间。中美会谈结束,特朗普面带笑容。 这一阶段性缓和,源于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对等关税”。美方先对华加征104%关税,后累计升至145%,中方迅速反制至125%,《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后双方均降至30%与10%。 贸易摩擦的影响是双向且实在的,202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近6883亿美元,2023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265.7亿美元,并非单方面失衡。耶鲁大学预测,美方关税曾导致其PCE可能上涨2.1%,GDP增速下降1个百分点。 所谓“撤回手牌”有明确约定,并非纽约时报表述的“一年暂停”。后续双方同意暂停24%的关税90天,保留10%基础关税,这是基于务实考量的阶段性调整,而非彻底取消壁垒。 美国对华科技领域的竞争态势并未改变,两党在遏压中国科技发展上有共识,特朗普政府已加强芯片出口管制、中断部分科研合作,相关领域的博弈仍在持续。 中美经贸互补性从未消失,2024年美国51.7%的大豆、29.7%的棉花销往中国,中国则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了大量平价商品,降低了其生活成本。 世界贸易组织认为会谈是积极进展,但分歧仍存。关税调整背后的结构性问题,需通过持续沟通化解,单一回合的协商难以彻底抚平此前的经贸裂痕。 双方在博弈中也在调整应对。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2018年19.2%降至2024年14.7%,同时拓展东盟、欧盟市场;美国则面临稀土等战略资源对中国的依赖。 各位朋友对此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