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芯片断供更可怕!中国物理博士尹志尧公开指出:“在半导体领域我们和欧美国家的差距

云景史实记 2025-11-01 10:16:45

比芯片断供更可怕!中国物理博士尹志尧公开指出:“在半导体领域我们和欧美国家的差距,虽然至少是三代的技术,但这样的劣势只需要花 5 - 10 年的时间来挽回。” 而他如此自信的原因也在于 “人才” 上,他表示:“中国人足够优秀,美国巨头公司的技术骨干、芯片专家基本上都是华人!” 现在欧美顶尖的芯片能做到 3 纳米,就像在指甲盖大的地方塞进去几十亿个晶体管,而咱们目前主力还是 14 纳米工艺,中间差着 7 纳米、5 纳米两道坎,这就好比别人已经开上了高铁,咱们还在升级动车。 但你知道吗?那些造高铁的核心工程师里,好多都是咱们华人!尹志尧自己就最清楚,他早年在硅谷打拼时,美国半导体企业的研发实验室里,黄皮肤黑头发的身影随处可见,现在这情况更明显了。 有数据摆在那儿,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去年的报告说,整个美国芯片行业差不多 20 万人,其中亚裔工程师占了 30%,这里面华人就占了六七成,算下来光是在美国芯片业挑大梁的华人就超过四万。 硅谷更不用说了,随便走进英特尔、英伟达的核心研发团队,华人比例能达到 60% 以上,很多关键技术的突破都离不开他们。 就说 AMD 那个把濒临破产的公司带成 AI 时代巨头的 CEO 苏姿丰,还有英伟达搞出顶尖芯片架构的创始人黄仁勋,都是华人背景。 尹志尧那句 "美国巨头的技术骨干基本是华人",真是一点不夸张,美国芯片能领先世界这么多年,有七成功劳得算在咱们中国留学生头上。 更让人感慨的是,华人搞半导体的本事从来不是今天才有的。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林兰英院士就带着技术回国,硬生生在一片空白里闯出了天地。 她在美国宾州大学拿到博士学位,是那所学校第一个华人女博士,后来在美国公司里解决了硅单晶拉制的大难题,论文都成了美国专利。 可当祖国召唤时,她顶着美国的百般刁难要回来,连全部积蓄 6800 美元的旅行支票都被扣留了,还是毅然坐上了回国的船。 回到中国后,她领着团队 1958 年就造出了第一根硅单晶,让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三个能生产硅单晶的国家,后来还在太空造出了砷化镓单晶,被叫做 "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老一辈华人科学家用行动证明,咱们中国人搞半导体不仅行,还能做到世界顶尖。 现在的情况更让人振奋,越来越多华人人才正在把技术带回国,尹志尧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放弃美国的高薪职位和终身教授待遇,带着三十多个核心技术骨干回国创办了中微公司,专门攻关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刻蚀机。 就在最近的展会上,中微刚发布了两款新一代刻蚀设备,能用到 1x 纳米的先进芯片生产里,加工效率和质量都跟上了国际顶尖水平,甚至能帮厂家降低成本。 要知道刻蚀机是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之一,以前全靠进口,现在咱们自己能造了,这背后就是尹志尧团队这些华人人才的硬实力。这种从 0 到 1 的突破,正是人才创造的奇迹。 可能有人会问,为啥华人在国外能当骨干,回国就能补上技术差距?因为芯片技术看着复杂,核心还是靠人积累的经验和智慧。 美国半导体行业的报告里写着,亚裔科研人员贡献了美国 35% 的科技专利,在 AI 芯片相关的专利里,华人占比更高。 这些人才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回国,脑子里的技术和经验是带得走的。就像中微的设备,就是尹志尧团队结合多年国际经验搞出来的,能直接解决先进芯片生产的难题,这比从零摸索快多了。 而且咱们国内的人才储备也在跟上,现在每年半导体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再加上归国人才带回来的技术经验,形成了良性循环。 中微公司现在的研发团队里,既有海外归来的老将,也有本土培养的新秀,正是这种人才梯队,让他们能不断突破技术瓶颈。 尹志尧说 5 到 10 年能挽回差距,不是拍脑袋说的,是看到了咱们人才队伍的力量 —— 既有老一辈打下的基础,又有现在归国人才的加持,还有年轻一代接棒,这样的人才阵容,没有理由追不上。 再看看国际上的情况,美国现在也慌了,他们的半导体制造产能只剩全球 12%,很多技术还得依赖亚洲的代工企业,而这些企业的技术领导层里也全是华人。 这说明全球半导体的核心技术力量,本来就有大量华人在支撑。现在咱们把这些力量凝聚起来,再加上国内越来越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补上三代技术差距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 想想当年林兰英院士带着技术回国,能在空白上建起半导体产业的根基;现在尹志尧带着团队造出先进刻蚀机,打破国外垄断。 这些事儿都证明,尹志尧的自信从来不是空话,半导体领域的差距确实存在,但咱们最不缺的就是能攻克难关的优秀人才。 芯片断供或许能卡一时的脖子,但卡不住华人人才的智慧和韧劲,只要有这些人才在,5 到 10 年追上欧美技术,绝对是能实现的事儿!

0 阅读:2397

评论列表

沉默or死寂的沉默

沉默or死寂的沉默

4
2025-11-01 22:55

发这种虚假新闻能拿多少钱?

苏米 回复 11-02 04:02
你不了解吧❓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上刻蚀机方面中国的中微是第一梯队中前三甲的存在❗封装方面也占半壁江山。 弱点主要是光刻机(荷兰ASML)及关键辅材(日本精细化工)。但正在一个个攻克取代。

沉默or死寂的沉默 回复 苏米 11-02 05:46
不是了解不了解的问题,上一篇差不多内容的文章是梁文峰说的,这一篇又变成了尹志尧……

用户10xxx87

用户10xxx87

3
2025-11-02 02:31

优势就是每年都有大量的理科生毕业投身科研前线,承上启下,开创新高。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