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握手言和,荷兰成了小丑,欧洲若想拿到芯片,必须满足一个条件 10月30日中方公布的谈判成果里,有条内容是美国明确说要暂停“穿透性制裁规则”一年。谁都清楚,荷兰前阵子敢明目张胆抢中资的安世半导体,全靠这条规则当靠山,可美国说停就停,荷兰政府直接僵在那,这场仗白打了都不知道怎么收场。 今年9月美国商务部出台了“穿透性制裁规则”,把中企持股超50%的子公司都划进出口管制范围,安世是中国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自然没能幸免。 这规则一出来,荷兰政府立马怕了,生怕不跟美国站队会被连坐,没多想就搬出了1952年的老法规《物资供应法》——这东西都尘封七十多年了,就为了拿“国家安全”当幌子,在9月30日突然下命令,硬逼着安世一年内不能动资产、不能调人员,连知识产权都不能碰,说白了就是抢中企对自家全资子公司的管理权。 为了给自己的强盗行为找补,荷兰还倒打一耙,造谣说闻泰科技的中国籍CEO在“偷公司技术”,甚至编瞎话讲中方要裁掉安世40%的员工,关掉德国慕尼黑的研发中心,还转移了英国工厂的“机密”。 荷兰这波操作,明眼人一看就心虚。安世早在2020年就被闻泰科技全资收购了,总部虽在荷兰奈梅亨,德国、英国也有晶圆厂,但核心的封装测试环节,80%都在中国做,欧洲那边根本没掌握真正的产能。 要是真为了“国家安全”,早不跳出来晚不跳出来,偏偏在美国出了规则后立刻动手,这不就是给美国当马前卒。 当时荷兰打得算盘挺精,觉得有美国撑腰,既能讨好老大,又能把安世这个汽车芯片关键供应商攥手里,稳赚不赔。可他们没算到,才一个月美国就翻脸了——为了自己的利益,压根没跟荷兰打声招呼,就在中美谈判里把这规则暂停了。 美国这一手,直接把荷兰架在火上烤。之前抢安世的借口,一下子就成了笑话。原本还能拿“被美国逼的”当挡箭牌,现在美国自己把压力撤了,荷兰的强盗行径变得毫无道理。 更丢人的是,他们抢去的根本不是什么好东西,而是个烫手山芋。安世的核心技术和产能全在中国,荷兰抢去的不过是个空总部和一堆废纸一样的法律文件,反倒因为这通乱搞,安世在欧洲的工厂已经开始员工离职、生产停摆,几百个岗位都悬了。 之前荷兰还想让本土企业接盘安世,结果闻泰科技直接泼了冷水:客户根本不会跟着新公司走,没有中国的后端产能,欧洲压根补不上缺口。 荷兰慌了,整个欧洲更慌。安世可不是普通公司,它做的分立器件和逻辑器件,是全球汽车行业的“命脉”,大众、沃尔沃、博世这些欧洲车企早说了,要是安世断供,欧洲的汽车厂就得停线,工人都得回家待业。 更关键的是,欧洲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里,86%的企业都用安世的芯片,而且大多是中国生产基地供的货。之前荷兰抢安世后,安世中国已经停了部分对欧供货,现在中美谈判落地,闻泰科技更硬气了,直接跟彭博社戳破荷兰的谎话:从自己全资子公司偷技术?这简直是笑话。 现在欧洲想再拿到安世的芯片,只能看中国脸色,闻泰科技把话挑明了,要拿货可以,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先纠正错误,把中国籍CEO的职位恢复了,再把安世的完整控制权和所有权还给中企。 这要求一点都不过分——安世本来就是中企全资买下来的,荷兰本来就没资格插手,现在不过是让他们把吞下去的吐出来。安世中国也没闲着,已经恢复给国内经销商供货,还宣布以后只用人民币结账,主动权彻底攥在手里。 荷兰之前还想造谣说安世中国的产品质量有问题,想搅局,结果被安世中国用中英双语声明怼了回去,说他们散布谣言,要追究法律责任。 荷兰这回算是吃到教训了——跟着美国当马前卒,最后被卖了还得自己收拾烂摊子。欧洲也该醒醒了,现在都全球化了,靠施压、抢东西根本没用,反而会砸了自己的饭碗。 安世的产能和技术都攥在中国手里,这是实打实的事实,想安稳拿货,就得尊重中企的合法权益,得知道中国在核心利益上,从来不会让步。就看荷兰能不能早点明白过来,赶紧改错,毕竟拖得越久,欧洲车企、科技公司亏得就越多,到时候再想回头,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荷兰这波教训算是够深刻了,跟着美国当马前卒,最后被美国卖了还得自己收拾烂摊子。而欧洲也该看清现实,在全球化的今天,靠施压和强抢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砸了自己的饭碗。 安世的产能和技术都在中国,这是客观事实,想要稳定供货,就得学会尊重中企的合法权益,明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不会有任何妥协。 不知道荷兰会不会早点醒悟,赶紧纠正错误,毕竟拖得越久,欧洲车企和科技企业的损失就越大,到时候就算想回头,恐怕也没那么容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