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俄罗斯专家表示: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他们躺下,欧

史记越玉门 2025-10-31 13:20:17

一位俄罗斯专家表示: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他们躺下,欧美就会去打中国,而中国需要他们,无论他们做什么,中国都应该出钱,出力......   中国向来秉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对外支持从来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利益共享基础上的双向奔赴,这一点从中国与俄伊两国的实际合作中就能清晰看出。   中国与伊朗在2021年签署的《中伊25年战略合作协议》中,承诺25年内向伊朗投资4000亿美元,覆盖能源、电信、港口、铁路等多个关键领域。   其中2800亿专门用于石油设施和管线建设,包括连接俄罗斯高加索、伊朗、巴基斯坦直达喀什的石油管道,1200亿投入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伊朗则向中国开放港口、通信、汽车等领域的合作空间。   作为回报,中国获得伊朗油田石油的优先购买权,价格比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下浮18%-20%,石油贸易用人民币结算,还能通过以货换油的方式保障贸易平衡。   截至目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已投资伊朗北阿扎德干油田这一世界级油田,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也已落地,中伊国际铁路更是全线贯通投入运营,这些合作让双方都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与俄罗斯的合作同样如此,能源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技术共享,都是优势互补的体现,绝非中国单方面的“输血”。   俄伊两国产生这种错觉,核心是没能看清国际局势的本质和中国的外交逻辑。   欧美对华政策有其自身的战略考量,不会因为第三方的态度而改变。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宣布要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0%关税,还呼吁北约和欧盟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但欧盟并未盲从。   欧盟委员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欧货物贸易额达7320亿欧元,中国对欧盟及英国直接投资达100亿欧元,同比增长47%。   德国制造业、法国政治沟通、南欧东欧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欧洲明确选择“去风险化”而非“脱钩”,这说明欧美对华战略是基于自身利益的独立决策,不会被俄伊的立场左右。   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向来清晰,不结盟、不干涉内政、互利共赢是始终坚持的原则,支持合作的前提是双方相互尊重,而不是无底线的纵容。   中国从不追求排他性的同盟关系,而是倡导“非同盟式协作”,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尊重各国主权和自主选择,合作基于共同利益而非意识形态捆绑。   2023年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后,中俄伊启动联合制裁规避体系,在能源、军演、安全情报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   2025年初还联合举行了波斯湾实弹海军演习,这些合作都是在平等协商基础上的自愿参与,而非中国对两国的“责任绑定”。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曾公开表态,2015年伊核协议谈判中俄罗斯只是“观察者”,真正签署协议的是伊朗与美国方面,这一表态也说明俄伊之间的战略诉求本就存在差异,不能简单将自身利益与中国绑定。   中国愿意在国际法框架内为各国提供合作机遇,但绝不会接受“无论做什么都该获得支持”的无理要求,任何合作都不能突破相互尊重的底线。   国际交往的本质是利益对等、相互成就,没有谁离不开谁,只有谁更懂得珍惜合作机遇。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国际环境,俄伊的发展也需要务实的合作伙伴,双方的合作是优势互补的选择,而非单方面的依赖。   那种“躺平就能获得支持”的错觉,本质上是对国际合作规则的误解,也是对中国外交政策的误读。   真正的大国合作,应该是彼此扶持而不是相互索取,是共同担当而不是单方面依附。   国家之间的合作如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平等尊重才能走得长远,你觉得俄伊两国是否应该摒弃这种错觉,以更务实的态度看待与中国的合作?

0 阅读:0
史记越玉门

史记越玉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