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中美会晤”之后直接从机场返回华盛顿,拒绝参加接下来的APEC会议,只剩韩国方面在风中凌乱。 要知道这次 APEC 会议对韩国来说意义不小。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体,韩国一直想借着 APEC 的平台加强和各国的经贸、安全合作,尤其是和美国的互动 —— 毕竟美韩是军事同盟,最近几年韩国还在芯片、新能源等领域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持。 这次特朗普来参加中美会晤,韩国方面早就提前安排了不少 “互动环节”,比如韩国总统原本计划和特朗普举行双边会谈,讨论半导体产业链合作和半岛安全问题,甚至还准备了针对美国企业的投资优惠方案,想趁着 APEC 的机会敲定几个合作项目。 结果特朗普开完中美会晤就走了,这些计划全落了空,韩国团队只能临时调整行程,原本准备好的议题也没了讨论对象,这种突然的变故让韩国在外交场合显得格外被动。 再说说特朗普为啥会突然改变行程。从公开信息来看,这次中美会晤谈的议题不少,涉及经贸、科技、地缘安全等多个领域,会后特朗普团队只简单透露 “会谈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没具体说明内容。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急着回国可能和美国国内的政治议程有关 —— 毕竟他正处于竞选关键期,国内还有不少事务需要处理,或许是觉得中美会晤的核心目标已经达成,后续 APEC 的多边活动对他来说 “优先级不高”。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特朗普一直对多边国际会议不太 “感冒”,之前任内就有过退出多个国际组织的举动,这次跳过 APEC 后续活动,也符合他一贯 “重双边、轻多边” 的行事风格。 但从 APEC 会议的性质来看,特朗普的缺席确实影响不小。APEC 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机制,每年的会议都会围绕区域贸易自由化、产业链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展开,美国作为亚太重要成员,其参与度直接关系到不少议题的推进效率。 比如这次会议上,亚太各国原本希望和美国探讨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清洁能源合作等问题,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大家都期待美国能拿出更积极的合作态度。结果特朗普一走,美国代表团只能由副手代为参与,不少需要高层拍板的议题只能暂时搁置,会议的成果也打了折扣。 更有意思的是国际舆论的反应。不少媒体都注意到,特朗普这次 “说走就走” 的行为,让美国在亚太盟友中的信誉再次受到质疑。 除了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美国的盟友也私下表示 “难以理解”,毕竟之前美国还一直强调 “重视亚太盟友关系”,结果在关键的多边场合却临时缺席。 有外交人士透露,韩国方面在特朗普离开后,紧急和美国代表团的副手进行了简短沟通,但对方表示 “没有接到新的指示”,只能把韩国的诉求记录下来,这让韩国原本期待的 “实质性合作” 变成了 “口头沟通”,不少韩国企业也担心,之前和美国谈的芯片合作项目可能会因此推迟。 从会议后续进展来看,虽然其他国家还是按计划推进了 APEC 的议程,但美国的缺席确实留下了不少 “空白”。 比如在讨论亚太产业链重组时,原本美国作为芯片技术和市场的重要参与方,其立场对议题走向很关键,结果因为没有高层代表,各国只能暂时达成一个 “框架性共识”,具体的实施细节还要等后续和美国进一步沟通。 而韩国原本想借着美国的支持,在芯片产业链中争取更多话语权,现在这个计划只能暂时搁置,只能转而和中国、日本等其他国家探讨合作可能,这也让韩国在亚太产业链中的定位变得更微妙。 其实特朗普这次的举动,也反映出美国当前对外政策的 “不确定性”。一方面,美国想通过和中国的双边会谈解决一些紧急问题;另一方面,又对多边合作缺乏耐心,这种 “单边优先” 的做法,让不少盟友感到困惑。 对韩国来说,这次 “被放鸽子” 或许也是一个提醒:过度依赖单一盟友的支持并不靠谱,在亚太地区的合作中,还需要建立更多元的合作网络。 特朗普的“快闪外交”在亚太地区引发连锁反应。 像韩国这样的中等强国在中美对抗中处于两难境地,必须小心翼翼地在两大国之间保持平衡,以避免选边站队带来的风险。 信源:路透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