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员工利用节假日进山371次,只为了捡垃圾!中国银行呼和浩特新城支行员工高伟,十年间利用节假日进山371次,只为捡垃圾。这位54岁的普通银行职员,用脚步丈量出2.16万斤垃圾的“清运里程”——10.4万个饮料瓶、11.6万根烧烤签、3894.94斤其他杂物,全是他弯腰捡来的“战绩”。 高伟的蛇皮袋里装着的不仅是垃圾。那年他第一次站在大青山坡上,塑料瓶在阳光下刺得他眼睛发疼。退伍军人的倔强劲儿上来了,他扯开蛇皮袋就开始往里头塞瓶子。山风刮过脸颊,他忽然想起连队里老班长说过:党员就该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凌晨四点的大青山只有月光作伴。他腰间别着记账本,每捡满一袋就划个正字。有回在陡坡踩到毒蛇,他愣是贴着岩壁屏息等了半小时。腰伤最严重那次,他拖着装满瓶子的蛇皮袋爬了三个小时山路,到家时汗水早已浸透工装。 那件用2794个拉环编织的锁子甲正在窗边泛着银光。每个拉环都被他用钳子精心调整过角度,串联成片的声响像极了山涧溪水叮咚。妻子最初总抱怨车库里的异味,现在却会默默往他背包里塞两个茶叶蛋。 抖音上千万播放量的视频改变了很多事。环卫局送来特制手套那天,高伟正蹲在地上整理烧烤签。他抬头接过物资,黝黑的脸庞绽出笑纹:“这下能多装五斤瓶子。”中国银行的劳模申报表搁在茶几上,他填了三次才满意。 如今夫妻俩的周末总是带着露水气息。两个身影在山脊线上缓缓移动,弯腰时惊起几只山雀。他们发明了“垃圾追踪法”,根据包装袋生产日期判断丢弃时间,像侦探般还原游客活动轨迹。 山脚下的环保展览馆里,那件拉环锁子甲静静躺在展柜中。标签上写着:每只拉环承载着0.5平方米草地的呼吸。孩子们把脸贴在玻璃上数拉环,就像在数夜空里的星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