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66年,杨尚昆被错误关押在监狱中,严重的低血糖让他多次濒临死亡,正当

阿秋手作 2025-10-30 17:18:13

[太阳]1966年,杨尚昆被错误关押在监狱中,严重的低血糖让他多次濒临死亡,正当他绝望之际,一位名叫田政红的年轻士兵冒险递给他一包糖,挽救了他的生命,八年后,当杨尚昆重获自由并恢复职务,他花了七年时间寻找这位恩人,只为了能当面道谢。 1966年后,身陷囹圄的杨尚昆处境恶劣,他年过花甲,又有多年糖尿病史,在阴冷潮湿的监室和极差伙食的双重打击下,频繁陷入致命的低血糖危机。 症状来临时,他头重脚轻、眼前发黑,继而脸色发白、冷汗淋漓,甚至会失去意识,在写下“救救我”的纸条也石沉大海后,死亡的阴影已然逼近,此时,一颗偷偷塞来的糖,其甜味迅速转化为能量,让他从生死边缘被一次次拉回。 赠予者田政红,一个二十出头的河北农村青年,他的善举源于朴素的同情心,他曾见祖母有类似症状,靠吃糖缓解,便将这份生活常识用在了被看护者身上。 当时的纪律严禁与被关押者私下接触,任何形式的物品给予都可能招致严厉处罚,田政红的选择,是在个人安危与他人疾苦之间,勇敢地遵从了内心的善意,他最终于1967年初因此事被调离,这个结局印证了风险的真实性。 最后,这包糖成为考验受助者原则与品格的精神度量衡,1978年恢复工作后,杨尚昆立即开始了一场长达七年的寻找,尽管记录着恩人信息的《毛主席语录》早已丢失,他仍凭“田政红”和“张家口”两个模糊线索,坚持“大海捞针”。 1985年,他终于在北京见到已在四川锅炉厂打零工的田政红,如何回报这份救命之恩成了一道难题。 他回赠一盒高级糖果和一块手表,完成了情感与物质的呼应,但他断然拒绝了下属为田政红安排工作的提议,他认为动用权力会让纯粹的人性关怀变质。 他最终选择请有关部门在制度框架内,按正常程序帮助田政红解决生活困难,这一克制的决定,既报答了恩情,又捍卫了原则的尊严,展现了对公与私的清醒把握。 信息来源:杨尚昆. 《杨尚昆回忆录》.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0 阅读:348
阿秋手作

阿秋手作

一个喜欢手工的业余小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