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说只要含有他技术的光刻机通通不能卖给中国,中国人说只要含有我技术和材料的稀

非常盘点中 2025-10-30 14:37:41

美国人说只要含有他技术的光刻机通通不能卖给中国,中国人说只要含有我技术和材料的稀土,通通不能卖给美国。以后就看是美国能先解决稀土,还是我们能先解决光刻机。 先看美国的稀土困局,说起来真是有点滑稽。加州的芒廷帕斯矿明明是美国唯一在产的稀土矿,却得把挖出来的矿石万里迢迢运到中国加工,加工完再高价买回去。不是美国不想自己干,而是真没这个本事。 生产超纯镝的 100 步化学工艺,加拿大企业在中国炼厂学了七年才掌握,美国连门像样的稀土化学专业都没有。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的数据更戳心:全球 91% 的稀土精炼、94% 的磁体生产都攥在咱们手里,美国想绕都绕不开。 为了补短板,美国也算下了血本。摩根大通、高盛砸了 10 亿美元给矿企,五角大楼还砸了 4 亿美元股权投资,成了矿企最大股东。可钱砸下去没水花,因为核心技术补不上。美国地质调查局早算过账,就算从澳大利亚、缅甸进口矿石,运到中国加工再返销的成本,比中国本土生产高 30%-40%。 更要命的是,咱们今年收紧了出口管制,每批稀土都要单独领证、申报最终用户,直接堵死了美国从第三方 “借” 稀土的路子。现在美国新能源汽车电机、F-35 战斗机的永磁材料都快断供了,急得企业天天给政府施压。 再看中国的光刻机突围,难度一点不比美国搞稀土小。美国把封锁做到了极致,只要设备里含哪怕一项美国技术,阿斯麦就不敢卖给咱们高端机型。但他们没算到,这种 “逼宫” 反而踩了中国的创新油门。 央视网报道过,美国的管制让英伟达一年损失 55 亿美元,阿斯麦更是警告要每年少赚 10 亿美元,这些企业一边扛着损失,一边偷偷向美国政府施压要放宽限制。 咱们这边正用新型举国体制啃硬骨头,粤港澳搞的 “创新联合体” 把企业、科研机构绑在一起攻关,上海微电子的 14 纳米 DUV 光刻机已经能小批量生产,虽然跟最先进的 EUV 还有差距,但至少能满足中高端芯片的需求了。 不过短板也很明显,2025 年芯片人才缺口超 30 万,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还不到 7%,比美国低了 10 个百分点,而光刻机里的光学系统、精密轴承,都得十几年持续投入才能突破。但好消息是,市场需求在推着技术跑,中国一年几千亿美元的芯片进口额,就是最好的创新 “试金石”。 这场较量里藏着更微妙的博弈,美国的封锁正在反噬自己,咱们的反制也精准打在了对方的产业链痛点上。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早就哭丧着脸说,对华限制让美国芯片企业失去了全球最大的增长市场,等中国自己搞出替代技术,他们再想回来就难了。 而咱们的稀土管制,不光卡了美国的脖子,连带着欧洲、日本都跟着紧张,毕竟他们 90% 以上的稀土加工都依赖中国,美国想拉盟友搞 “供应链多元化”,可盟友手里的稀土矿离了中国技术就是废石头。 其实说到底,这根本不是 “谁先搞定谁” 的零和游戏,而是体系韧性的比拼。美国输在产业链 “断节”,有矿无技术、有政策无市场,企业和政府拧不成一股绳。 中国难在技术 “爬坡”,基础薄弱但协同有力,新型举国体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庞大的市场又能支撑技术迭代。现在美国的稀土补链计划喊了好几年,连本土加工线都没建起来;中国的光刻机从 “完全空白” 到 “能造能用”,只用了不到十年。 或许用不了太久,咱们就能看到 EUV 光刻机的国产化突破,而美国可能还在为稀土加工的化学步骤头疼。毕竟在产业链竞争里,从来都是 “谁能扎稳马步” 比 “谁喊得响亮” 更重要。 美国想靠封锁遏制别人,却忘了自己的 “阿喀琉斯之踵” 早就露在了明处;咱们用稀土守住底气,更明白只有把核心技术握在手里,才能真正改写规则。这场较量,比的是耐心,拼的是内功,急不得,但慢不得。

0 阅读:31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