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戴笠亲自找上门见袁殊。一开口就问:“你现在靠什么过日子?”袁殊答:

靖江的过去 2025-10-30 13:50:31

1937年,戴笠亲自找上门见袁殊。一开口就问:“你现在靠什么过日子?” 袁殊答:“靠老婆养活。” 戴笠接着说:“那你就来给我做事。” 说完,当场交代两项任务。 在中共情报史上,能在军统、中统、日伪、青洪帮、中共特科间周旋的,只有袁殊一人。他被称 “东方佐尔格”,14 年地下工作写就传奇,1937 年戴笠上门对话,正是他多重身份的起点。 很多人想不通,戴笠为啥看重曾被军统抓过的袁殊?这背后是乱世情报规矩,更是袁殊的过人本事。 1937 年上海,淞沪抗战气氛紧张。戴笠愁军统潜伏人手少,而袁殊刚入青帮,“通” 字辈身份能和杜月笙、黄金荣平起平坐。 这份江湖身份本是袁殊的情报保护壳,却成了他和戴笠的桥梁。杜月笙知戴笠急需懂日语的人,主动推荐:“他留过日,日语地道,和日本领事馆岩井英一很熟。” 这话戳中戴笠痛点,他马上决定亲自见袁殊。 那天一大早,袁殊刚送走联络员,就见门口站个戴笠。没等让座,戴笠就问:“你现在靠什么过日子?” 袁殊早有准备:“靠老婆养活。” 这份镇定让戴笠暗点头,接着邀他做事。袁殊心里一紧,表面没异样,当场答应。 他清楚,这是机会也是陷阱:打入军统能拿高级情报,却要走更危险的钢丝。 事后袁殊立刻联系潘汉年,这位中共情报负责人马上指示:“机会难得,必须打入。记住,根永远在党这边。” 其实几年前,袁殊已用生死证明忠诚。 1934 年底,袁殊和中共特科联系人王子春失联,两次接头落空。他冒险找夏衍传情报,却因此划入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这层关系后来成了祸根。 1935 年 “怪西人案” 爆发,情报局负责人华尔顿被捕,笔记本里的袁殊名字让他入狱。“怪西人” 是当时对华尔顿的称呼,因他被捕后一言不发。 在军统湖北站审讯室,袁殊挨了严刑,却咬定自己只是和左翼文化界有来往的记者。父亲袁晓岚拖病写求情信,青帮张仁奎也让弟子暗中打点;加上华尔顿没招供,军统没实据,最后判他两年零九个月。 关押期间,袁殊写 “自首信” 给戴笠表 “拥蒋抗日” 决心,为后来周旋埋下伏笔。实际他只坐了八个月牢,就被父亲保释。 出狱后袁殊一度被党组织边缘化。为证清白,他整理日本多座城市军事布防机密,亲手交给潘汉年。潘汉年说:“欢迎回来,但要做好承受误解的准备。” 袁殊早有觉悟,1937 年入青帮就是为加厚保护色。如今戴笠递橄榄枝,让他的潜伏布局更完善。1936 年他曾赴日避风头,一年后回国赶上 “七七事变” 前。 接受任务后,袁殊立刻行动。第一项收集日方情报不难,留日基础和岩井英一的交情,让他能自由出入日侨区。他以记者身份周旋,情报先报潘汉年,再挑无关紧要的给军统。 第二项 “坚守上海” 很快迎来考验。淞沪抗战失败,上海沦陷,潘汉年撤往香港,袁殊成了敌后 “钉子”。他凭军统身份成立 “抗日秘密行动小组”,最轰动的是爆破日本虹口海军军火仓库。 他带组员王铁民化装成纱厂职员侦察,发现只有中国伙夫能推 “黄鱼车” 送菜进出。 袁殊让王铁民拉拢伙夫,把定时炸弹藏在南瓜、冬瓜里送进仓库。爆炸声响起时,袁殊在家看着浓烟,知道这是打击日寇,也是向戴笠证明价值。 日军搜不到人,最后只能说是 “内部人员不慎燃汽油”。1939 年 5 月,戴笠召袁殊到香港嘉奖,又布置暗杀李士群的任务。 李士群原是军统的人,叛变后投汪伪,在极斯菲尔路 76 号设特务总部,杀了无数志士,戴笠恨之入骨。袁殊计划挖地道到李士群办公室,用炸药端了 76 号。 计划获王天木批准,可没实施就出意外 —— 王天木被捕叛变,供出计划,袁殊再次入狱。李士群气得要命,袁殊处境危险。 不过,这时候他的另外一层身份救了他:跟日本人岩井英一相熟。 得知袁殊被捕,岩井英一马上带书记员到 76 号,强硬要求带走袁殊,说他是 “大日本帝国情报人员”。三周后袁殊毫发无伤出狱。潘汉年也让袁殊妻子给岩井英一打电话求助。 岩井英一的营救是想收袁殊为己用。袁殊连夜报给潘汉年,得 “将计就计” 指示;同时给戴笠写信表 “愿潜伏日伪抗日” 决心。 戴笠很快回信让他 “相机行事”。至此,袁殊身兼五重身份:中共特科成员、军统少将、中统情报股股长、日伪官员、青帮 “通” 字辈大佬,这在中国情报史上绝无仅有。 之后几年,袁殊在日伪核心圈潜伏,拿到无数关键情报。他把日军 “南进” 战略报给潘汉年,情报转苏联帮其调兵;还传日伪 “清乡” 计划,让抗日武装提前转移。期间他顶 “汉奸” 骂名,好友聂绀弩也冷眼相对,可信念从不动摇。 1945 年抗战胜利,戴笠任袁殊为军统直属第三站站长,授中将军衔,邀他去南京。 但袁殊按党组织安排,赴约前三天撤离上海到解放区。1946 年初军统才确认他去向,戴笠气得差点吐血 —— 自己的 “得力干将” 竟是最大 “卧底”。 后来袁殊改名 “曾达斋”,继续革命工作。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