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强盗还没退场,英国强盗又蠢蠢欲动。当地时间26日,英国《电讯报》报道称,包括英国前保守党领袖史密斯爵士在内的多名资深政客出面呼吁,要求政府“强制剥离”安世半导体其位于英国曼彻斯特的芯片工厂。 理由翻来覆去还是那套:中国企业持有该工厂会让英国面临多重“风险”,包括企业机密被盗、芯片供应被切断等,对英国国家安全造成了威胁。 但究其原因再简单不过,无非是看到中国资本把昔日的边缘资产盘活成香饽饽,便动了强取豪夺的心思,荷兰刚用老套路得手,英国就急着跟风复刻。 毕竟,安世半导体这颗“果子”太诱人 ——2017 年中方接手时,它还只是恩智浦剥离的债务缠身的标准件业务,经闻泰科技累计 340 亿元投入打造后,如今已是全球车规级功率芯片前三强,年出货超 900 亿颗,连大众、宝马都得依赖其供应。 而位于英国的曼彻斯特的这家晶圆厂可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小作坊,每月能产出24000片8英寸当量晶圆,是安世功率半导体的核心生产基地,2024年光营收就有1.92亿英镑。 更讽刺的是,英国本土芯片自给率才12%,连自家产业的“芯片口粮”都得靠外来供应,却要亲手砍掉这根难得的救命稻草,那些喊着“安全”的政客大概没算过这笔账,工厂里的数百个高技能岗位要靠谁来填补?依赖这家工厂供货的本地电子企业要去哪里找替代货源? 要知道,半导体供应链的认证周期至少要3个月,真等剥离完成,怕是本土相关产业早就凉透了。 只能说,英国政客这套操作就是霸权思维的惯性又发作了,以为靠着几部法律就能随心所欲,可他们忘了,安世的产业链早就把欧洲和中国绑在了一起,曼彻斯特的晶圆要送到东莞封测,东莞的成品再供给全球车企,这种欧洲前道+中国后道的布局,本是产业融合的典范,强行切割的后果,荷兰已经用车企停摆的代价演示过了,英国非要往坑里跳,只能说是不长记性。 更可笑的是所谓“供应切断”的担忧,安世半导体年出货超900亿颗芯片,大众、宝马这些欧洲车企都是核心客户,真要切断供应,最先扛不住的是欧洲制造业,而非中国。 何况闻泰科技早就未雨绸缪,在上海临港建了12英寸晶圆厂,2026年初就能实现3万片/月的产能,就算欧洲产线出问题,中国本土产能也能逐步顶上,英国政客喊着“安全威胁”,倒更像在给自己的短视找借口。 其实,英国也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了,2023年就逼安世低价卖掉威尔士纽波特工厂,如今又把主意打到曼彻斯特头上,可这种强盗手段终究是饮鸩止渴,荷兰冻结资产后,外贸大臣没过多久就急着找中方求和,当初喊得越凶,后来脸打得越疼,英国要是真敢跟进,恐怕用不了多久,那些靠汽车产业吃饭的选民就得找政客要说法,毕竟饭碗可比“安全口号”实在多了。 说到底,在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链早就像一张密网,谁也没法独善其身,英国政客想靠强取豪夺维护所谓“安全”,本质上是把契约精神踩在脚下。 要知道,外资最怕的不是竞争,而是毫无预兆的政治干预;产业最需要的不是保护,而是稳定可预期的环境,荷兰的教训已经证明,破坏规则的人终将被规则反噬,英国要是非要往火坑里跳,丢了的不仅是眼前的工厂和岗位,更是未来的投资信心和合作机会,这种赔本买卖,怕是只有被霸权惯性冲昏头脑的政客才做得出来。

晓晨落叶
荷兰安世事件不是首例,早有乌克兰国有化马达西奇公司。荷兰是乌克兰那里学的,安世事件是马达西奇事件的延续,安世事件也就有迹可循。安世事件很可能也不是最后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