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电锯狂人米莱在中期选举中大获全胜,为他欢呼的人准备好打脸:阿根廷比索很快就

波览历史 2025-10-29 11:45:10

阿根廷电锯狂人米莱在中期选举中大获全胜,为他欢呼的人准备好打脸:阿根廷比索很快就会疯狂地暴跌!很快!   10月29日,阿根廷中期选举结果已在26日尘埃落定,比索汇率也给出了最真实的反应。当天比索对人民币汇率跌至0.004826,较前一日猛跌近3%,1美元能兑换近1470比索,市场抛售的恐慌情绪已经开始蔓延。   那些在社交平台高呼“米莱赢了就是阿根廷希望”的声音还没散去,比索的异动已经在预示,一场更猛烈的暴跌正在路上。   米莱的胜选,被不少人解读为激进改革的“续命符”,但稍微翻看选战细节就知道,这场胜利更像是一场“承诺骗局”的阶段性结果。   选前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抛出的400亿美元援助承诺,堪称米莱的“胜负手”,当时特朗普甚至直白表示“米莱输了就没援助”。   可美国对外援助的可信度,早被无数案例戳破。2025年2月,特朗普政府直接冻结20亿美元对外援助,导致美国国际开发署九成项目无法支付,连盟友机构都陷入资金断裂的困境。   更早之前,他承诺给危地马拉的10亿美元移民援助,最终到账不足1亿。   如今米莱已经胜选,美国没有任何理由再砸出400亿美元,毕竟援助的政治目的已经达成,比索失去这根“预期支柱”,下跌只是时间问题。   支撑米莱选情的所谓“经济成果”,其实是用国家根基换來的短期假象。   他上台后反复吹嘘实现了14年来首次财政盈余,还把月通胀率从25.5%压到9月的2.1%,这些数据成了支持者最有力的论据。   但这背后的操作简单粗暴,财政盈余来自对民生领域的“一刀切”削减,教育和医疗预算被砍到历史最低,不少公立医院因为资金不足停诊,偏远地区的道路维修计划直接搁置。   这种只收税不投入的模式,就像把家里的家具劈了当柴烧,暂时能取暖却毁了根本。   通胀率的下降更不是经济好转的信号,而是米莱强行推进美元化的结果。他的逻辑很简单,既然比索贬值导致通胀,那就用美元替代本币。   可这种做法的风险,看看厄瓜多尔就一目了然。2000年厄瓜多尔放弃本币搞美元化,短期确实把通胀从三位数压了下来,但长期代价是失去货币主权,政府没法靠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石油出口一遇波动财政就陷入危机。   2025年10月,厄瓜多尔因为砍柴油补贴引发全国罢工,总统座驾被砸,超市物资被抢空,本质就是美元化锁死经济活力后的必然爆发。   阿根廷现在的处境比当时的厄瓜多尔更糟,手里的外汇储备也就200亿美元左右,可要把市场上的比索都换成美元,至少得500亿美元才够,美元缺口巨大,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拒绝接受比索支付,黑市汇率比官方低了15%。   米莱内阁的组成,更暴露了这场“改革”背后的资本算计。10月23日新任命的外长巴勃罗·基尔诺,曾是摩根大通纽约总部拉丁美洲区负责人,而经济团队核心成员几乎都有华尔街背景。   这些人的政策倾向非常明确,近期启动的“布雷迪2.0计划”就是最好的证明,米莱授权摩根大通牵头回购主权债券,资金却来自多边机构贷款,本质是把国家债务打包给国际资本处理。   摩根大通这些机构可不是慈善家,它们早就在推动阿根廷的国企私有化,去年已经有部分能源企业被低价出售,今年又计划拍卖国有铁路和电信公司。   这些资产贱卖换来的美元只是杯水车薪,却会让阿根廷彻底失去经济自主权,未来比索的价值只会跟着外资的撤离节奏波动。   美元来源的枯竭,正在加速比索的崩盘。米莱寄望于侨汇和出口,但现实早已亮起红灯。   2025年前9个月,阿根廷侨汇收入同比下降12%,主要侨居地美国和西班牙经济增速放缓,侨民自身收入缩水,汇款能力自然下降。   出口方面,作为外汇收入支柱的大豆,只能靠免税和人民币结算吸引中国买家,48小时内卖出130万吨,看似应急,实则暴露了美元收入的匮乏。   更要命的是IMF的贷款,2005年阿根廷能还清贷款,全靠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运气。   如今全球经济低迷,农产品价格疲软,IMF还附上了更苛刻的条件,不仅要砍福利,还要开放农业、能源等核心领域,允许外资自由汇出利润。   这意味着阿根廷的财富会持续外流,债务只会越积越多。   比索的暴跌不是预言,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10月29日的汇率下跌只是序幕,随着美国援助承诺彻底落空,美元储备耗尽,资产贱卖引发的社会动荡,比索还会迎来更惨烈的贬值。   那些为米莱胜选欢呼的人,或许没看清厄瓜多尔美元化后的长期困境,也没意识到资本收割下的民众代价。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新浪财经《今日阿根廷比索人民币价格走势图》,2025 年 10 月 29 日 阿根廷中期选举结果出炉!总统米莱取得压倒性胜利:这是“转折点” 2025年10月27日 12:46来源: 财联社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