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吨大豆烂港,巴西错判中国贸易底牌! 2018年中美贸易战正打得胶着,美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10-29 00:17:37

200万吨大豆烂港,巴西错判中国贸易底牌! 2018年中美贸易战正打得胶着,美国大豆率先被架上“关税货架”,中国干脆暂停了美国大豆进口。这下巴西立马捡了个“大便宜”,成了中国大豆进口的“顶梁柱”——前7个月巴西对中国大豆出口就飙到4390万吨,占巴西总出口的80.6%,到了年底某些月份,中国市场更是吞掉了巴西95%以上的大豆出口量。 巴西粮商盯着这组数据眼睛都亮了,觉得这是“天赐良机”。他们算盘打得噼啪响:中国一年要进口超1亿吨大豆,占全球六成需求,对外依存度超过80%,离了巴西的豆子,国内的油厂、养殖场还不得“断粮”? 于是借着“染料涨价、港口堵车”的由头,直接坐地起价——大豆单价从580美元/吨硬生生涨到650美元/吨,一吨多赚66美元,比之前美国大豆还贵出10%。 哪成想中国买家根本不吃这一套。国内近百家油厂一算账,按照这个价格进口,每吨加工下来得亏200多块,干脆集体“躺平”,800万吨订单说停就停。山东有家油厂老板说得实在:“现在把巴西大豆运过来,每吨亏800块都打不住,还不如损失点保证金撤销合同”。 这一下巴西圣保罗港彻底乱了套。200万吨大豆堆得像小山,港口起重机都闲下来了,每天光滞港费就得掏120万美元。粮商们急得跳脚,之前扩种的大豆还在陆续收割,可中国的订单却没了踪影,有些船货刚开到半路,就被中国贸易商转卖给了美国压榨商,亏点钱也认了。 这时候他们才发现,中国早就备好了后手,所谓的“独家供应”根本是自己一厢情愿的幻想。 让巴西人傻眼的是中国的储备实力。中储粮在全国布局了6个储备加工基地,年加工能力达到850万吨,当时库存里的大豆充裕得很。用中储粮副总经理鲁晓东的话说:“没有美国的大豆,我们完全能从南美补上,储备粮随时能调出来稳市场”。 这意味着中国根本不怕耗——你巴西愿意涨价就涨,反正仓库里的豆子够撑一阵,等你粮商扛不住了自然会降价。 而最先补上来的是阿根廷。眼看巴西涨价把生意拱手让人,阿根廷立马放出大招——宣布免征大豆出口税,算下来到岸价直接比巴西便宜70美元/吨。 中粮、益海嘉里这些巨头根本不犹豫,48小时内就敲定130万吨订单,11月的船期直接排满,精准补上了巴西留下的缺口。要知道中国从南美进口大豆本来就有多元化布局,中储粮2017年进口的大豆里70%都来自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早就防着供应端“掉链子”。 最狠的还是长期布局的“技术降依赖”。中国农业部门早就开始推广低蛋白质日粮饲料技术,在猪鸡养殖里加氨基酸添加剂,把豆粕的添加比例从17.3%降到13%,一头猪一年下来能省31公斤大豆,还不影响肉品品质。 同时国产大豆自给率也在悄悄提升,虽然对外依存度还高,但通过技术调整,硬生生把大豆需求给“压”了下来。 巴西这时候才回过味来,自己完全搞错了中国的贸易底牌。他们以为中国只是个被动的“买家”,却没看到中国早就是手握多元供应链、战略储备和技术替代的“玩家”。 巴西南里约格朗德州的合作社总裁后来悔得不行,之前还想着扩种3.5%的大豆,结果新收的豆子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连带着巴西肉制品出口也受了影响——大豆涨价推高了饲料成本,让巴西肉类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都弱了一截。 更尴尬的是全球大豆市场根本没给巴西“反悔”的时间。美国豆农早就盯着中国市场,一旦巴西涨价,美国大豆立马通过其他渠道补货;东南亚的棕榈粕、菜籽粕也趁机抢占豆粕的饲料市场。 巴西粮商看着每天烧钱的滞港费,只能偷偷降价,可中国买家早就把订单分给了阿根廷和其他国家,再也回不到之前“一家独大”的日子了。 其实从一开始,中国就没打算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商务部早就说过,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2018年巴西大豆出口额虽然涨了90亿美元,但这种靠短期垄断涨价的生意根本不长久。 等到巴西人明白过来“贸易不是一锤子买卖”,200万吨大豆已经在圣保罗港发了霉,每天的滞港费还在不停往上涨——这就是错判中国贸易底牌的代价。

0 阅读:81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