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老山战场上,杨启良歼敌18人,转业后却遭地方恶霸刁难,他看了恶霸一眼,说:“越战中的打打杀杀我见多了,我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确定要和我动手? 2005 年菜市场,恶霸张强挥拳砸向杨启良。 杨启良右手如铁钳,攥住他手腕轻轻一拧。 “啊 ——” 张强惨叫,胳膊弯成不自然的角度。 周围摊主愣住,没人敢信这是平时低调的钳工师傅。 民警赶来时,张强还在喊疼,杨启良站在旁很平静。 做笔录时,他掏出磨亮的铁盒,里面装着退伍证。 民警看见 “歼敌 18 人” 字样,突然敬了个军礼。 围观人群哗然,才知这师傅是老山战场的英雄。 时间拉回 1985 年老山前线,阴雨泡烂了阵地。 杨启良守 3 号哨位,离越军阵地不足百米。 绊发雷突然炸响,火光中越军突袭而来。 他端起枪,子弹精准射向冲在最前的敌人。 1984 年拔点作战,无名高地前满是地雷。 杨启良扛起探雷针,趴在泥地一寸寸排查。 探雷针碰到金属,他心一紧 —— 地雷连着手榴弹。 四十分钟里,冷枪在耳边呼啸,他纹丝不动拆雷。 扫清雷区后,他冲锋时击毙两名越军哨兵。 战友说:“要不是你,我们根本攻不上来。” 他只擦了擦枪:“守住阵地,比啥都强。” 那天夕阳下,阵地插上红旗,他胳膊被弹片划伤。 还有次恶战,杨启良在阵地救治伤员。 一具 “越军尸体” 突然抬手,扔出手雷。 他扑向年轻新兵,用后背护住对方。 手雷爆炸,他右腿剧痛,被掀飞出去。 军医手术两小时,从他股骨取出三块弹片。 1986 年体检,医生摇头:“右腿神经伤太重。” 他被评三等甲级伤残,接到退役通知那天。 在营区国旗下站了一下午,军帽檐压得很低。 回到家乡,政府要安排事业单位岗位。 他婉拒:“我有手,能靠力气吃饭。” 凭着部队学的机械维修手艺,进了机械厂当钳工。 车间里年轻人只知他手艺好,不知他是英雄。 十八年里,他手上老茧没褪,常帮工友搭把手。 2005 年这天,他下班买菜,想给家人做顿红烧肉。 张强带着跟班撞过来,还推他肩膀:“不长眼?” 杨启良眼神骤锐:“我从死人堆爬出来,你确定动手?” 张强哪肯信,撸起袖子就挥拳。 没成想被单手制服,疼得直喊 “我错了”。 杨启良松开手:“以后别在这欺负人。” 民警了解情况后,要帮他讨说法,他却摆手。 英雄身份揭开后,机械厂想给他换轻松活。 他坦然接受,却仍天天去车间,机器声里找踏实。 有年轻人问战场的事,他只说:“战友们比我更英勇。” 抽屉里的军功章,他从没拿出来给人看过。 2010 年,机械厂组织慰问老兵。 杨启良作为代表发言,没提自己的战功。 只说:“别忘那些留在老山的战友,他们才是英雄。” 台下老兵红了眼,想起当年一起扛枪的日子。 如今,杨启良退休在家,右腿阴雨天还会疼。 他常去社区活动室,教年轻人修小家电。 有人提起菜市场的事,他笑:“那都是小事。” 书架上摆着老照片,是他和战友在阵地的合影。 去年,老山纪念馆来人找他征集文物。 他捐出当年的探雷针,上面还留着泥土痕迹。 工作人员问有啥想说的,他想了想:“守住和平,就好。” 阳光照在他脸上,像老山阵地那面迎风的红旗。 信源:百度百科——杨启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