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胆英雄潘天炎:18岁战士一己之力阻击美军9次冲锋

趣史小研究 2025-10-28 16:53:59

1951年2月,18岁战士潘天炎在战斗中突然肚子疼,等他如厕回来,发现我军已经撤退。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他急忙抬头一看,心道:“坏了”。眼看乌压压的美军已经呼啸着往上冲! 18岁,一个人,面对不知道是一个排还是一个连的美军,第一反应肯定是“跑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但潘天炎没跑。咱们就得聊聊这小伙子是何许人也。 他叫潘天炎,1932年出生在湖北。命苦,10岁那年,他爹被日寇活活打死,没多久,妈也积劳成疾去世了。他就成了个孤儿,流浪、乞讨、当学徒,啥都干过。这种从苦水里泡大的人,骨子里有股超乎年龄的韧劲。 1949年6月,他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咱们现在老开玩笑说“49年入国军”,他这就是真实经历。好在俩月后,他所在的部队在湖南被解放军击溃,他被咱的营长救了。 进了咱的队伍,潘天炎就一个感觉:这辈子没这么敞开吃过饱饭。就冲这个,他决定留下来。 1950年,部队要入朝参战。潘天炎,隶属大名鼎鼎的38军112师334团。38军,那可是后来的“万岁军”。可出发前,他又闹肚子。领导看他病恹恹的,想让他留守。潘天炎急了,冲到营长面前,憋出一句惊天动地的话:“营长,我肚子好了!你要是不信,我给你拉泡屎看看!” 这话说得,又虎又实诚。冯营长被他逗乐了,大手一挥:“去!当个机枪副射手!” 就是这么个“有味道”的战士,现在,独自站在了鼎盖山阵地上。 他所在的6连,已经在这儿跟美军死磕了六天六夜。潘天炎也不是个愣头青,他早就自己琢磨出了个绝活:把六颗手榴弹捆成一团,埋在土里,用绳子系着引信。等美军靠近了,他利用自己个子小的优势躲在石头后头,猛地一拉绳子。轰隆一声,一炸就是一大片。 现在,这些“土制地雷”成了他唯一的依靠。 眼看美军冲上来了,潘天炎一咬牙,开干! 第一波上来的有六个美国兵,探头探脑。潘天炎躲在战壕里,深吸一口气,突然用尽全身力气大喊一声:“美国鬼子上来了,开打!” 那六个美国兵吓了一跳,以为中埋伏了,赶紧卧倒在地,对着空荡荡的阵地就是一顿“突突突”。就在他们火力压制的时候,潘天炎悄悄爬到了他们的侧面,掏出两颗手榴弹,拔弦,扔了过去。 两声巨响,六个美国兵当场报销。 山下的美军指挥官也懵了:这阵地上还有人?火力不弱啊!于是,他派了两个排的兵力,加强了火力,再次往上冲。 这下潘天炎压力山大了。但他脑子转得飞快。他利用自己个子小、地形熟的优势,在战壕里玩起了“跑酷”。 他在东边扔一颗集束手榴弹,炸翻一片;然后立马猫着腰,跑到西边的机枪点,打一个短点射;接着再换个地方,用卡宾枪点名。 他就一个人,硬生生打出了一个班,甚至一个排的火力假象。 美军被打得晕头转向。他们始终搞不明白,这山顶上到底藏了多少中国士兵?怎么打来打去,火力点一直在换,就是抓不住人? 这场一个人的战斗,从白天打到了黑夜。美军的冲锋一次次被潘天炎用智慧和勇气打了下去。 美军也打红了眼。他们渐渐发现一个问题:这阵地上的枪声,太稀拉了。虽然总在换地方,但火力密度不够。他们终于意识到一个可怕的猜想:上面可能就一个人! 这个猜想让美军指挥官恼羞成怒。被一个人耍了一整天?他下令,不惜代价,全员冲锋,活捉这个中国人! 潘天炎也到了极限。他的手榴弹扔光了,子弹也快没了。眼看敌人又一次黑压压地冲上来,他甚至捡起了战壕边的石块,拼命往山下砸。 他可能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潘天炎的身后,突然响起了一阵震天动地、也是他这辈子听过最动听的声音——嘹亮的军号声! 是主力部队!他们发现潘天炎没跟上,组织了反击,杀回来了! “冲啊!”“杀啊!” 战友们的喊杀声传来,美军的士气瞬间崩溃了。他们本来就被潘天炎这个“幽灵”折磨得够呛,现在一听后面大部队上来了,哪还敢打,掉头就跑。 当战友们冲上阵地,看到的是一个浑身硝烟、筋疲力尽的小战士,和他周围躺了一地的美军尸体。所有人都惊呆了。 战后清点,潘天炎在这次孤胆作战中,独自一人,打退美军9次冲锋,毙敌三十多人,伤敌上百人。 18岁,一战封神。 志愿军总部授予他“青年英雄”的光荣称号,朝鲜也授予他军功章。1953年,他作为战斗英雄,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他的故事被写成了单弦《青年英雄潘天炎》,还画成了连环画,在全国传唱。 1954年,潘天炎入党。1957年,他带着一身伤病提前退伍,回到了湖北老家。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先后在粮食局、粮管所当股长、当主任。他干的,都是最平凡的工作。 1973年,潘天炎因病逝世,年仅41岁。 他像一颗流星,在最灿烂的年华划过了最耀眼的光芒,然后悄然回到了人民中间。

0 阅读:53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