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这波太稳! ​​​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欧洲车企抢签新合同, ​人民币结算成关键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28 15:16:31

中方这波太稳! ​​​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欧洲车企抢签新合同, ​人民币结算成关键 ​荷兰当局在2025年9月30日就冻结了安世147亿元资产,并罢免了安世CEO张学政。48小时后,安世就要求恢复供货,并且用人民币结算。 没人能想到荷兰这波“硬刚”会崩得这么快——毕竟安世不是普通企业,它手里攥着全球汽车半导体的“命门”。作为全球顶尖的半导体分立器件巨头,安世的车载功率器件、MCU芯片,是欧洲车企生产线的“刚需品”:大众的高尔夫系列、宝马的iX3电动车、奔驰的智能驾驶模块,每辆车至少要装20颗以上安世器件,少一颗都没法下线。荷兰当局以为冻了147亿资产、换了CEO,就能拿捏住供应链主动权,却忘了欧洲车企的生产线根本等不起。 张学政被罢免那天,大众中国区采购总监的电话直接被打爆——德国总部传来消息,旗下狼堡工厂的芯片库存只够撑3天,要是安世断供,三条SUV生产线就得停摆,每天损失超2亿欧元。宝马更急,刚上市的纯电车型因为缺安世的电源管理芯片,已经有2000辆整车在港口趴窝,经销商催单的邮件堆成了山。这些车企心里门儿清,安世的核心产能虽然部分在欧洲,但技术迭代、供应链调度的关键环节,早被张学政团队和中方资本深度绑定,荷兰强行插手,纯属“砸别人的碗,断自己的路”。 48小时的反转,藏着中方早有的准备。张学政接手安世后,就没少做“抗风险布局”——在广东江门建了两座先进封装厂,把核心芯片的后道工序搬到国内;跟中芯国际达成长期代工协议,保障晶圆供应不被卡脖子。荷兰冻结资产当天,安世中国团队就启动了备用供应链,江门工厂直接扛起了全球30%的出货量,这才有底气反过来要求“恢复供货”。更狠的是人民币结算——以前安世交易全用欧元、美元,这次硬把结算货币换成人民币,等于逼着欧洲车企承认中国市场的“定价权”。 欧洲车企根本没的选。宝马第一个松口,连夜签了为期3年的新合同,明确写着“全部以人民币结算,预付30%货款”;大众紧随其后,把原本分给其他供应商的订单,挪了一半给安世中国,就为了稳住货源。这些车企心里清楚,现在全球半导体产能紧张,能稳定供货的厂商没几家,安世中国不仅能保产能,还能靠中国市场的规模效应压低成本,换人民币结算虽然麻烦点,总比生产线停摆强。 荷兰当局这波操作,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原本想借着“技术安全”的名义,抢夺安世的核心技术和市场份额,却没算到中国早已不是“任人拿捏”的角色——从芯片设计到产能备份,从市场需求到结算货币,中方在产业链的每一环都布了局。48小时的反转,与其说是安世的妥协,不如说是全球供应链话语权的重新洗牌:以前是西方掌握技术就敢随便“卡脖子”,现在中国手里有产能、有市场,就能反过来定规则。 把技术霸权当成博弈筹码,本身就是错招。安世这事儿戳破了一个真相:全球化时代,供应链是相互绑定的,谁也离不开谁。荷兰想靠冻结资产施压,最后却逼着欧洲车企用人民币结算,反倒让人民币在半导体贸易里多了一份权重,这波亏吃得实在不冤。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81

评论列表

一步一个脚印

一步一个脚印

1
2025-10-28 15:25

不解决安世事件。荷兰就别想从中国要到一丁点稀土。

呵呵

呵呵

1
2025-10-29 00:13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鉴于荷兰政府的恶意,安世中国可以独立运营,还可以在国内或其它稳定地区建立研发机构,这样就完整了。

猜你喜欢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