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化登机不顺这个事儿 总算弄明白了 原来最委屈的不是他,而是 扶他上飞机的那两

赵财苗 2025-10-28 03:13:13

郑智化登机不顺这个事儿 总算弄明白了 原来最委屈的不是他,而是 扶他上飞机的那两位小哥 ​郑智化登机过程不顺,一时气头上用了“连滚带爬”形容,结果监控曝光后,大家看到服务小哥全程推轮椅、扶腿进机门,舆论跟着变了样。 ​他后来专门道歉,说那词是气话,小哥服务特别好,还特意致谢,就怕影响人家。 ​这事儿不就说明了,咱说话前真得多想想,别让真心帮忙的人跟着受委屈。 这话真是说到了人心坎里。那两位小哥得多无辜啊,监控里看得清清楚楚,从推轮椅到扶着他的腿进机舱,全程小心翼翼忙活了两分钟,结果就因为一句气话,差点被钉上“服务冷漠”的标签。要是机场没及时放出完整视频,怕是这俩年轻人轻则挨处分,重则丢工作,毕竟服务行业最看重口碑,谁经得起“没人性”的指控? 郑智化后来道歉也算及时,特意提了“小哥服务特别好”,还怕影响人家饭碗,这份补救心思是对的,但也没法完全抹掉最初的伤害。他自己或许是真急了——升降车和机舱门差着25厘米,轮椅推不上去,对行动不便的人来说确实窝火。可他忘了,那两位小哥只是执行流程的基层员工,飞机要保持20厘米安全高度差防刮碰,这规矩根本不是他们能改的,他们能做的就是用人力一点点扶着他过去。 更让人唏嘘的是网友的反应。刚开始大家都心疼郑智化,跟着骂机场“没人情味”,机场连夜道歉承诺整改;结果监控一出来,风向立马反转,有人骂他“夸大其词”,甚至翻出他的老歌嘲讽“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这场舆论过山车,最煎熬的其实还是那两位没留姓名的小哥,他们没做错任何事,却成了情绪发泄的靶子。 这事也戳破了个现实:基层服务者太容易成“背锅侠”。就像有民航从业者说的,安检时让郑智化的金属支架鞋过X光,被说成“刁难”,可这都是用安全事故换来的规矩。那些骂人的网友没想过,要是真放了可疑物品登机,出了事算谁的?服务小哥扶人时手劲大了点要被说,轻了怕摔着也要担责,夹在规矩和旅客情绪中间,本就如履薄冰。 好在郑智化的道歉把焦点往回拉了点,他提了句“对少数群体利益的关注比个人感受重要”,这话没说错。红星新闻调查过,很多机场的轮椅服务要提前预约,执行全靠工作人员责任心,确实不如高铁的无障碍服务成熟。要是大家能盯着这点追问改进,比如怎么让升降车更贴合机舱高度,怎么简化残障旅客的登机流程,比盯着“连滚带爬”骂来骂去有意义多了。 说到底,人都有情绪上头的时候,但说话得有分寸,尤其是对着那些真心帮你的人。那两位小哥或许第二天还得笑着帮下一位旅客推轮椅,但想起这场风波,心里难免留个疙瘩。希望这事能给所有人提个醒:别让一时的气话,凉了那些认真做事的人的心。

0 阅读:21

猜你喜欢

赵财苗

赵财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