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当上老大,椅子还没坐热乎呢,郑丽文直接就把话撂这儿了。第一,九二共识,没得商量。第二,我要带队去大陆。 2025年10月18日,郑丽文以过半得票率当选国民党主席,成为继洪秀柱之后党内第二位女性掌舵人。 当选不足一周,她就在接受专访时抛出重磅表态:九二共识是两岸对话的唯一基础,没得商量,接下来还会带队赴大陆重启交流。 这番话没有铺垫,没有含糊,直接戳中了台湾当下最核心的困境。 郑丽文的表态也不是政治作秀,而是被现实逼出来的清醒。2025年前五个月,台湾机床对大陆出口额同比少了14.1%,占总出口的比例从2021年的32%跌到27%,曾经靠着高性价比占据市场的台湾工具机,如今80%的中低阶产品都被大陆同类产品取代。 友嘉实业的总经理缪武良在台北工具机展上坦言,没有两岸合作,台湾制造业转型升级就是空谈。 这只是缩影,ECFA早收清单在2025年再次缩水,134项台湾产品失去关税优惠,机械、纺织等行业的中小企业倒闭数比去年多了三成。 对比马英九执政时期,这种落差让人唏嘘。那时候,屏东的莲雾通过冷链专线48小时就能运到厦门,果农每公斤能多赚近十块钱,陆客一年能给台湾带来超3000亿新台币的旅游收入。 可现在,美国对台加征32%关税,释迦、莲雾出口量暴跌四成,屏东有农民含泪把卖不出去的水果倒进养猪场。 更狠的是,美国逼着台积电赴美建厂,千亿投资换来的是岛内产业链空心化,3000名台湾工程师被裁员,半导体人才被一步步吸干。 这些账算下来,台湾民众对美国的不信任感飙升13.9%,超过六成的人觉得两岸交流比美国靠山更靠谱。 郑丽文的硬话,也是对国民党内部多年“模糊路线”的清算。 这些年,党内总有人觉得回避九二共识能讨好中间选民,可实际是既丢了传统支持者,又没换来年轻人认可,35岁以下选民对国民党的支持率只剩12.8%。 选举前,卢秀燕作为台中市长人气正盛,却以“专注地方施政”为由回避参选,想坐收渔利,结果她支持的候选人仅得四万票,暴露了民众对“耍滑头”的厌倦。 郑丽文当选后直接把九二共识摆上台面,甚至直言“国民党是中国国民党,不是台湾国民党”,这种态度恰恰击中了党内求变的情绪。 赵少康公开质疑“郑令出不了蓝营”,觉得亲近大陆会流失选票,可他没看到台青用脚投票的现实。 2025年琼台青年就业创业交流活动上,台青张轩豪已经在海南扎根三年,他说那里的自贸港政策叠加惠台措施,从公司注册到融资都有一站式服务。 另一位台青许怡洁6月刚在海口开了跨境贸易公司,15%的企业税率和免费办公场地让她省去不少成本。 数据显示,2025年下半年咨询赴大陆创业的台青比上半年多了五成,他们要的不是模糊的政治口号,是实实在在的发展机会。 民进党抨击郑丽文“卖台”,可赖清德自己的操作更讽刺。 他宣称“愿以零关税对美谈判”,转头就被美国加征关税,农渔民血本无归;嘴上喊着“和平”,却把防务预算涨到3200亿新台币,相当于每个台湾人每年多交1.2万台币买美国的过时武器。 更荒唐的是,美国还鼓动把台湾打造成“战争豪猪”,要把宫庙变成弹药库,把青年推向战场。这些做法让72%的台湾人认同“两岸同属一中”,民进党所谓的“台独”神主牌早就站不住脚了。 郑丽文要带队赴大陆,本质上是想把两岸合作的“断链”重新接上。大陆始终是台湾工具机出口第一大市场,2024年两岸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台商在大陆投资超2000亿美元。 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惠及30万同胞,这些惠台红利不是美国的过时武器能比的。 她在回复大陆贺电时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其实是抓住了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毕竟过去的经验早就证明,只有明确立场,才能带来稳定的经贸环境。 外界担心她的表态只是说说而已,毕竟党内还有亲美派施压,美国也在背后插手。 但郑丽文上任就成立专案组彻查党产流失,敢碰过去没人敢碰的痛点,这份魄力已经说明她不是只想稳位置的人。 对台湾民众来说,谁在为他们的生计着想,谁在混日子,心里都有杆秤。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北青网·郑丽文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