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估计睡觉都能笑醒,简直就是坐等丰收。为了促进俄乌和解,现在最着急反而是美国总统,这都快成了他的一个心病。自认为没什么事摆不平的美国总统,建议俄乌在各自的实际控制线上保持现状,也就是说,同意俄罗斯在乌克兰开疆拓土了。乌克兰肯定是不同意的,泽连斯基都要气死。 美国为啥突然变软?说白了就是扛不住消耗了。对乌援助本就是无底洞,国会里天天吵着要砍钱,老百姓也不乐意,欧洲盟友更惨,德国援乌花的钱占了 GDP 的 1.2%,工厂都快供不上炮弹了;法国承诺的 100 万发炮弹,到现在只交了一半。大家心里都清楚,再这么耗下去,先垮的是自己。 可这苦果,美国却想让乌克兰吞。现在俄军已经占了乌克兰近 20% 的土地,差不多 11 万平方公里,比整个韩国还大。 卢甘斯克几乎全拿下来了,顿涅茨克也占了七成多,赫尔松州握着第聂伯河下游的关键航道,扎波罗热则攥着乌克兰四成的电力命脉,扎波罗热核电站,这些地盘可不是荒郊野岭,全是实打实的战略要地。 美国的 “软” 不是装出来的,是真金白银烧出来的心疼,光安全援助一项,美国给乌克兰的钱已经超过了阿富汗战争前五年的花销,阿富汗战争头五年才花 74 亿美元,俄乌冲突没多久就干到 80 亿美元往上,国会批的 540 亿美元早就见了底,再要追加拨款,共和党那边直接炸了锅。 民调更能说明问题,超过六成的共和党人都反对给乌克兰送军火,就算民主党里还有七成多赞成的,可四分之一的反对声也藏不住了,毕竟纳税人的钱没花在本国民生上,反而填了国外的战争窟窿,谁都不乐意。 欧洲盟友更是被拖得没了脾气。2025 年 6 月的海牙北约峰会简直是大型翻车现场,往年还能扯个 38 段的宣言装装样子,今年就憋出 5 段,连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名字都没敢写,这哪是联盟峰会,分明是各说各话的散伙饭前兆。 美国逼着盟友把军费提到 GDP 的 5%,西班牙直接摆烂说 “做不到”,还拿到了例外待遇,其他国家表面答应,背地里都在算经济账,真把军费提上去,国内的民生工程、产业补贴全得砍,老百姓不造反才怪。 德国莱茵金属的工厂 24 小时连轴转,炮弹产量还是赶不上乌军消耗,法国那 100 万发炮弹的承诺,拖了大半年才交一半,不是不想给,是真造不出来了。 乌克兰这边早就没了硬气的资本。2021 年还能有近 200 亿美元的 GDP,打了几年仗,经济全靠外援吊着,自家产业停的停、毁的毁,财政收入里一大半是西方援助,等于吃饭全靠别人喂。 前线士兵越打越少,补充的新兵没练几天就拉上去,武器装备更是拆东墙补西墙,美国承诺的装甲车拖了三个月才到,还全是翻新的二手货。 泽连斯基嘴上喊着 “绝不妥协”,可心里比谁都清楚,没了西方的钱和炮弹,别说收复失地,能不能守住现有地盘都是问题。之前想搞反攻,结果打了大半年,连个小村庄都没拿回来,反而把仅存的精锐耗了个七七八八。 反观俄罗斯,倒真有 “坐等丰收” 的底气。虽然 9 月石油出口收入降了 1.7%,但出口量反而涨了 2.76%,一天能卖 744 万桶,靠着量补价,能源收入还是稳得住基本盘。 军工企业早就开足了马力,炮弹、无人机的产量比冲突初期翻了好几倍,前线根本不缺弹药。俄军占着的那些地盘,慢慢在恢复秩序,卢甘斯克的煤矿、扎波罗热的农田都开始正常运转,等于把占领区变成了自己的补给站。 而且俄罗斯没把全部家当押进去,国内民生没受太大影响,工业体系也没被打垮,这种 “细水长流” 的状态,刚好能跟西方的 “急性子” 耗到底。 美国急着撮合和谈,其实是怕自己先撑不住。国内选举要开始了,选民最关心的是物价和就业,谁还管乌克兰的死活;欧洲盟友要是真被拖垮了,北约这个 “工具” 就废了,美国想靠北约遏制俄罗斯、转向亚太的算盘就全落空。 所以才想出 “现状停火” 这招,把吞下去的地盘认了,既给俄罗斯个台阶,也能把自己从泥潭里拔出来,至于乌克兰愿不愿意,根本不在美国的核心考量里。 泽连斯基再气也没用,手里没兵没枪没钱,只能听 “金主爸爸” 的安排,顶多骂几句过过嘴瘾。 这场仗早成了拼家底的耐力赛,美国是最先喊累的,欧洲跟着喘粗气,乌克兰眼看就要站不稳了。 普京哪用得着主动动手,就坐在克里姆林宫里看大戏,西方的援助断不了但也续不上,乌克兰的抵抗强不了但也垮不掉,时间越拖,那些被占的地盘就越像俄罗斯的囊中之物。 这根本不是战场胜负的较量,而是战略耐力的比拼,美国的 “急” 和普京的 “稳” 形成了鲜明对比,说到底,还是谁的消耗先触到了天花板。 最后地盘落进俄罗斯手里,不过是耐力赛结束后的自然结果,毕竟在 “比谁先熬不住” 的游戏里,最先退场的永远输得最彻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