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至26日, 中美双方在吉隆坡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经贸磋商。 ​你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27 23:39:24

10月25日至26日, 中美双方在吉隆坡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经贸磋商。 ​你猜怎么着? 美财长贝森特事后就开始吹牛皮了,对媒体说,中国推迟了稀土出口管制一年,还将大量采购美国大豆,换取美国不会额外增加100%的关税。 ​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人家商务副部长李成钢可都说了,双方就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了初步共识,可没提贝森特说的这些“天上掉馅饼”的事儿。 贝森特这话说得,与其说是谈判成果,不如说是给美国国内看的“成绩单”。先说说稀土这事儿,2025年4月中国刚把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纳入出口管制,这些物资海外根本没产能,却是芯片、军工的“命门”,中国凭啥推迟?更何况李成钢明确提到“出口管制”是磋商议题之一,只说探讨了方案,压根没提“推迟”二字。再看大豆,中国2024年进口1.05亿吨大豆,从巴西买的占了71.1%,美国只占21%,就算要采购,也轮不到美方拿“关税豁免”当筹码——毕竟巴西大豆比美国的还便宜500多块一吨,中国犯不着做亏本买卖。 贝森特敢这么吹,说到底是被美国国内压力逼急了。他和贸易代表格里尔来吉隆坡前,还在放狠话,一会说11月要加征100%关税,一会要联合盟友限制软件出口。可美国豆农等不起啊,2024年中国从美国买的大豆比上年少了近200万吨,价格跌到9.66美元/蒲式耳,农场主们早就怨声载道。更别提美国高科技产业离不开中国稀土加工,90%的分离技术攥在我们手里,真闹僵了,吃亏的是他们。所以磋商一结束,贝森特赶紧编出“中国让步”的说法,无非是想安抚国内选民,显得自己没白跑一趟。 反观李成钢的表态,才真正透着谈判的真相。这位商务部的谈判老将,从5月日内瓦会谈就跟着推进共识,中方一直老老实实落实约定,可美方一会搞301调查,一会加征关税,把经贸关系搅得动荡不安。这次吉隆坡磋商,他直言“美方立场强硬,中方维护利益坚定”,两天五六个小时的紧张谈判,谈的是关税暂停期延长、芬太尼合作这些实在议题,达成的也只是“初步共识”,还得走国内报批程序。没有谁给谁让步,更没有“天上掉馅饼”,这才是平等博弈该有的样子。 说到底,贝森特的“牛皮”藏着美方的焦虑:既想保住中国市场的好处,又不愿放下霸权姿态。可中国早就不是任人拿捏的角色了,稀土管制握在手里,大豆进口有替代来源,关税反制手段也备着。李成钢那句“共识来之不易,需要共同维护”,才是给双方的清醒剂——经贸合作得靠真心换真心,靠吹牛是撑不起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3

猜你喜欢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