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伦想做“明白人”,郑丽文递出“橄榄枝”,赵少康、韩国瑜还在等什么? 11月30日,朱立伦将率党部211人和县市主委集体总辞,给郑丽文整顿打开了空间,开辟了新的治理局面。 由于过去郑丽文多次表达对朱立伦不满,这次选举中,朱立伦对郑丽文没有给予支持,甚至暗助郝龙斌,但是郑丽文当选后,第一时间表达祝贺之外,并未有任何动作。看来朱立伦要做明白人。 郑丽文投桃报李,对朱立伦嫡系柯志恩选高雄表示支持,对柯志恩自行宣布参选并没有任何不满。 郑丽文对赵少康,展现出她的柔软身段,为促团结架起沟通的桥梁。日前,在谢寒冰的节目上,喊话赵少康,“赵大哥"消消气吧。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她的自主性与原则立场,展示了她在党内大佬压力前的从容与坚定。对赵少康所谓亲中力量给予坚决回击。 针对极少数国民党人士与民进党炒作蓝营出现郑丽文与卢秀燕“两个太阳”议题,郑丽文痛斥这根本是别有用心,是假议题。她特别喊话国民党内同志,“千万不要网内互打,蓝营内讧,就让民进党莫名其妙‘捡到枪’。”她希望国民党团结一心,以“全方位的战斗策略来收拾民进党。 现在赵少康还在千方百计针对郑丽文,韩国瑜11月1日就要向郑丽文汇报。他们的改变是迟早要改变的,只是时间问题。 朱立伦的“总辞”姿态算是踩对了节奏。选战期间暗助郝龙斌的旧账,郑丽文不是没记着,但人家刚当选就给足台阶,连柯志恩“先斩后奏”宣布参选高雄都没计较,这种“不翻旧账”的默契,老朱要是再拎不清就真没救了。他带着211人集体退场,表面是给新人腾地方,实则是给自己留体面——与其等着被新班子清退,不如主动走成就“顾全大局”的名声,这笔账算得精明。 郑丽文这橄榄枝递得有软有硬,火候拿捏得准。对着赵少康喊“赵大哥”时温柔得能化冰,转头驳斥“清除亲中力量”就寸步不让,直接戳破这是“民进党设的陷阱”,质问难道要让国民党变成“反中大集团”[__LINK_ICON]。这种身段太关键了:软的部分稳住党内元老,硬的部分守住路线底线,还能顺便给赵少康扣上“帮对手说话”的帽子。她心里门儿清,赵少康再闹下去只会耗光自己的支持者——选战期间用“抹红”招数攻击她,本就引了不少非议,现在还揪着不放,反倒显得小肚鸡肠。 赵少康的“针对”更像没转过弯的意气用事。选前力挺郝龙斌输了,选后又想对人事安排指手画脚,结果被郑丽文当众驳了面子。可他手下人已经松口“愿意对话”,说明连自己人都知道再耗下去没意义。国民党现在最缺的是能凝聚人心的声音,不是又一场内斗。赵少康手里握着媒体资源和部分深蓝支持者,真要跟郑丽文拧成一股绳,完全能在舆论场给民进党制造压力;可要是继续僵着,等郑丽文把基层盘稳了,他这点话语权只会越来越弱。 韩国瑜的“汇报”更像场心照不宣的试探。郑丽文早夸过他“很聪明”,知道在关键职位任命上用“中性专业人选”逼对手让步[__LINK_ICON],这份欣赏不是装出来的。韩国瑜心里也清楚,自己的根在基层,2024年帮蓝营拉票的实绩摆在那儿,郑丽文要“收拾民进党”,绝少不了他这种能接地气的力量。他现在需要观察的,是郑丽文能不能真的打破派系壁垒——毕竟国民党垮就垮在“用人看派系不看能力”,要是新主席还搞老一套,他贸然表态只会被拖进内斗泥潭。 郑丽文其实早把筹码亮出来了。选举时喊的“四个必须”,字字都冲着国民党的老毛病来:要强国、要站起来、要振作、要脱胎换骨。这可不是空口号,她敢驳斥“亲中”标签,敢公开怼党内炒作“两个太阳”的人,就是在给改革铺路。现在朱立伦退了,老派系的阻力小了大半,就差赵少康的舆论资源和韩国瑜的基层力量补位。 民进党那边早等着看笑话了。蓝营每次内讧,他们都能趁机转移施政无能的焦点,上次“两个太阳”的假议题,明眼人都能看出是绿营在背后挑事。郑丽文喊“别让民进党捡到枪”,戳的就是这个痛处——再内耗下去,2026年县市长选举不用打就输了。 赵少康该放下架子了,选战恩怨哪有政党生存重要?韩国瑜也可以放心伸手,郑丽文要的是能做事的人,不是只会听话的傀儡。朱立伦都能做“明白人”,这两位要是还在等,等走的可就是国民党最后的机会。毕竟选民要的是能干活的团队,不是永远在“等时机”的观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