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台湾时事评论员郭正亮说:我发现同样是外国军舰擅闯南海,中国对日本的的态度和其它国家完全不一样。对其它国家都是喊话驱离,对日本“咣咣”就是两炮,虽然不是直接对着军舰打,是打军舰前方的水面,但那可是实打实的真炮弹。这样的做法在国际惯例上很罕见,我发现中国对日本有很大意见。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中国的“不一样”从来不是凭空的情绪发泄,而是对着日本的行为性质精准“出牌”。郭正亮没说的是,日本近年在南海的动作早已超出“航行自由”的范畴——去年10月,日本海上自卫队直接把“加贺”号准航母开进南海,带着“苍龙”级潜艇搞反潜演练,这艘准航母正在升级改造,未来能部署F-35B战斗机,说白了就是冲着实战化来的。更嚣张的是,它还跟着美国、菲律宾的军舰组成编队,贴着中国海域边线搞“联合巡逻”,姿态摆得明明白白:就是要在你家门口秀肌肉。 换作其他国家,大多是单舰窜犯,喊几句“航行自由”的口号就走,可日本不一样,它是带着历史旧账来的。别忘了,南海诸岛是中国在二战后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收复的失地,当年正是从日本侵略者手里拿回来的,永兴岛上“南海屏藩”的石碑,刻的就是这段历史。现在日本倒好,跟着当年的战胜国美国跑来搅局,等于在撕开历史的伤疤。这种“加害者反过来干涉受害者主权”的操作,换哪个国家能轻描淡写? 再说所谓的“国际惯例罕见”,其实是对中国立场的误读。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外国军舰进入领海必须经沿海国批准,中国的领海法更是写得明明白白,可日本军舰多次未经允许就闯入敏感海域。之前苏联面对美国军舰挑衅,直接用撞船的方式驱离,相比之下,中国对着海面实弹警告,已经留足了克制。而且中国的应对从来是“看行为不看人”,菲律宾早年引入外部势力搞对抗时,同样遭到强力反制;越南保持对话协商,双方就有管控分歧的空间。日本偏要选最具挑衅性的路,自然要接最硬的回应。 更关键的是,日本的野心藏不住。它借着“印度-太平洋部署”的名头,在南海频繁搞军演,还和印度海军练“跨甲板作战”,摆明了要把军事存在扎根在这里。美国想把菲律宾变成“前沿跳板”,日本就主动当“马前卒”,这种“捆绑围堵”的危险程度,远比单一国家的挑衅要高。中国这两炮打在海面,其实是打给日本看:别以为跟着美国就能肆无忌惮,历史账和现实账,我们分得清,也扛得住。 郭正亮说“中国对日本有很大意见”,倒不如说中国对“背信弃义、无视历史”的行为有零容忍的底线。你看中国对其他国家,哪怕有摩擦,也留着对话的门,但对带着历史包袱搞军事挑衅的日本,必须亮出红线。这不是情绪化,是对历史的敬畏,更是对主权的捍卫。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