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建议:台湾回归后即不设省,也不设任何行政区,而是像美国夏威夷一样,变成特别

掘密探索 2025-10-27 12:00:01

有一个建议:台湾回归后即不设省,也不设任何行政区,而是像美国夏威夷一样,变成特别军事区。   台湾在哪儿?东边是太平洋,西边隔着台湾海峡和福建对望,正好卡在第一岛链的“咽喉”上,这条岛链从日本琉球群岛串到菲律宾北部,像条铁链子,把中国东海、南海的出海路堵得死死的。   美国当年搞“岛链战略”,就是想用这些岛当“棋子”,卡住中国的海上行动。   而台湾,就是这盘棋里最厉害的“车”,控制了它,中国的防御范围就能往东推,突破岛链封锁,要是丢了它,外部势力随便派艘军舰就能掐断长三角、珠三角的海上贸易“命根子”。   更现实的是,美国军舰这些年老爱穿越台湾海峡“自由航行”,民进党当局还勾结外部势力搞“台独”,把台湾当跳板来恶心中国。   这时候设个特别军事区,就像在家门口装了个“智能门锁”:解放军可以在这儿部署陆军、海军、空军,建个永久性的军事基地,对西太平洋形成战略威慑;要是遇到没打招呼的外国军舰闯进来,也能依法拦着赶走。 夏威夷就是个例子,珍珠港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驻着25万美军、230多艘军舰和1600架战机,既是军事指挥中心,又靠旅游业、高科技产业赚得盆满钵满,台湾要是照这个路子走,军事管控和经济活力未必不能一起抓。 反对的人里,最担心的是“经济要凉”,有人说:“军事区管这么严,台湾的自由贸易、科技产业、旅游业都得完蛋,‘宝岛’变‘死岛’了!”   但数据和例子都在打脸:夏威夷在军事管控下,每年游客超900万,人均GDP超6万美元,高科技企业扎堆;台湾本身有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产业,台东、花莲的生态旅游潜力大,靠近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还适合搞自由贸易港。   只要政策设计得合理,军事管控和经济活力完全能“和平共处”,比如军事区管国防安全,地方自己管教育、医疗、文化这些民生事儿,既守住国家安全的底线,又让台湾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稳稳的。   把台湾设成特别军事区,表面看是军事上的事儿,其实是国家主权和地区和平的“双重保险”,从历史上说,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1943年《开罗宣言》、1945年《波茨坦公告》早就写得明明白白。   从现实看,美国天天炒作“台湾地位未定论”,民进党当局搞“台独”,外部势力老来挑衅,都在逼中国亮出“底线牌”,设特别军事区,就是向全世界喊,台湾是中国的不动产,谁敢插手就收拾谁!   当然,这事儿不能“一刀切”,台湾和大陆分开这么多年,社会制度、生活习惯都不一样,感情得慢慢培养,刚开始可以重点保证安全稳定,慢慢放宽人员交流和经济政策,用文化交流、教育合作拉近感情。   军事管控是“硬招”,但民生融合才是“软招”,等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和大陆的产业链绑得更紧,等台东的游客和福建的游客挤满夜市,等台湾青年在大陆创业成功的故事传遍岛内,统一的基础自然就更牢了。   说白了,设特别军事区不是“孤立台湾”,而是用最直接的办法守住国家核心利益,它像一把“安全锁”,锁住的是外部势力的坏心思,打开的却是两岸和平发展、一起过好日子的未来。   这把锁,该上就得上,而且要上得稳、上得巧,毕竟台湾的命运,从来都得中国人自己说了算。

0 阅读:0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