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酱往桌上一坐,像极了当年茶馆里甩出银元的大爷,张口就来三样“硬货”:芯片、规则、话语权。满脸写着“这是恩赐,接好了”。 可你细品,我们这边,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那种感觉,就像你曾经拼了命想进的那家大厂,如今回头一看,人家还在画饼,而你,早把期权套现,自己拉队伍创业去了。他再怎么念旧情、摆资历,你心里只剩一句:行,你说得都对,然后呢? 他那套体系,那点联盟,过去当个香饽饽,现在?坦白讲,有点审美疲劳了。 要知道,一百多年前,我们连一袋水泥、一节电池都得仰人鼻息。民国时期,连铁钉都叫“洋钉”,火柴叫“洋火”,连最基础的工业品都得靠进口。那时的中国,是列强眼中的“东亚病夫”,是巴黎和会上任人宰割的棋子。辛丑年的耻辱,不止一份条约,而是整整一个世纪的沉沦。 建国初期,我们拿农产品换苏联的机器,拿血汗换技术许可。抗美援朝时,志愿军战士在零下40度的长津湖啃着冻土豆,而对手吃着感恩节火鸡、坐着坦克、用着无线电——那一仗,打出了尊严,也打出了痛:没有工业,就没有安全;没有科技,就没有话语权。我们用血肉之躯,换来了几十年和平发展的窗口。 后来,我们勒紧裤腰带,搞出“两弹一星”,靠的是算盘和手抄图纸;我们顶着“巴统”的封锁,在暗夜里摸索前行。改革开放,我们用八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用汗水和土地换技术转移。那时的我们,低眉顺眼,不是软弱,是知道:时间,是我们唯一的盟友。 可如今,风水轮流转。 非洲的港口在建,连接着蒙巴萨到亚的斯亚贝巴的铁路网;东南亚的产业园里,中国标准的高铁正穿行于热带雨林;拉美的锂矿、巴西的铁矿、中东的能源,正通过新的贸易网络流向世界。我们不再只是世界的工厂,更是全球基建的工程师、新能源的引领者、数字时代的规则参与者。 全球棋盘刚铺开,谁还盯着他家那口旧锅? 时间,真正在我们这边。 有人默默算过,再有五年。 五年,把高端制造彻底打通,让光刻机不再是个传说,而是流水线上的日常。让每一颗芯片,都刻上中国制造的底气。 五年,让AI重构从农业到航天的每一根链条,把生产效率推到他们理解不了的高度。让“中国智造”,成为世界效率的代名词。 五年,把人民币的脚印,踩进每一个新兴市场的结算单里,把金融的命脉,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让美元霸权,不再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等那天真来了,我们不必敲门,门自会开。 再去海峡边,吹着海风,摆上一盏凤凰单丛,慢悠悠地说一句:来都来了,不如坐下,尝尝这杯“同根生”。 到那时,不是我们低头听训。 而是他们,得学着听清——什么叫“百年雪耻,山河重光”。 什么叫,一个文明,从沉沦到觉醒,从追赶,到并肩,再到引领的——历史大势。
鹰酱往桌上一坐,像极了当年茶馆里甩出银元的大爷,张口就来三样“硬货”:芯片、规则
潘达林
2025-10-26 01:15: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