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困局:小岛扛大旗,我们如何破局?

桉闻通史 2025-10-25 22:08:54

为什么我们在南海问题上,总觉得“力不从心”?其实最大的短板,说白了,就是缺少大型岛屿。   南海管控里的大型岛屿短板,往细了说就是 “先天不足 + 后天难补” 的双重困境。永兴岛作为三沙市政府的驻地,已经是咱们经营最久、条件最好的岛了,可就算这样,军事部署还是得“挤着来”。永暑礁的机场跑道是能起降运-20,可停机坪就那么点地方,最多同时停4架战斗机,要是真有事儿,这点力量够干啥?   再看人家迪戈加西亚,光停机坪就能塞下上百架军机,还有专门的弹药库、油库,甚至能停航母,咱们这边连个像样的防御纵深都拉不开。就拿渚碧礁来说,雷达站和导弹阵地挤在几百米的范围内,真要是遇到攻击,简直就是“一锅端”的节奏,想想都觉得揪心。   面积小还不算最头疼的,更要命的是这些岛礁的地质条件。南海的岛礁大多是珊瑚礁盘,表面那层沙子软得跟海绵似的,地下水位又浅,挖不了几米就出水,想建个地下工事都没门儿。永暑礁的指挥中心看着挺结实,钢筋混凝土堆得够厚,可模拟测试的时候发现,也就扛扛常规导弹,真要是遇上钻地弹,基本就是“开门揖客”。   更现实的是淡水和耕地问题,这些岛礁上连口像样的井都打不出来,所有饮用水都得靠大陆船运,2016年南海仲裁案那阵儿,有驻守岛礁的官兵说,那时候喝水都得定量,每人每天就那么几升,连洗漱都得省着来,这种生存压力,没经历过的人根本没法体会。   先天条件差也就罢了,后天想补短板同样难如登天。咱们在南海部署了红旗-9防空系统、鹰击-12反舰导弹,可这些装备到了小岛上,效能直接打折扣。永兴岛的雷达虽说能覆盖周边500公里,可受地球曲率影响,低空目标根本探不到,要是有人从低空突防,咱们可能到跟前了才发现。   更要命的是距离,这些岛礁离大陆太远,真要是出点事儿,增援部队至少得24小时才能到。2020年美军“罗斯福”号航母闯南海的时候,咱们只能从海南岛紧急调派舰艇,等咱们的船到了,人家航母都在附近晃悠大半天了,这种“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感觉,谁看了不觉得窝火?   经济开发这边同样是“看着肥肉吃不着”。南海的油气资源、渔业资源不少,可开发起来成本高得吓人。就说油气开采,咱们的平台都建在水深1000多米的地方,光搭建平台的费用就比越南高好几倍——越南在南威岛附近开采,水深才200米,设备拉过去就能用。   更气人的是,越南、菲律宾这些年还拿着咱们出口的填海设备,在他们控制的岛礁上疯狂“圈地”,越南把南威岛从0.1平方公里填到了0.5平方公里,还修了简易机场;菲律宾在中业岛把跑道延长到1500米,C-130运输机都能落了。   渔业保护也一样闹心。咱们在西沙划了好几个保护区,可执法船根本不够用,而且没大型岛屿当基地,船出去一次就得跑老远。2023年有艘渔政船在南沙追一艘越南非法捕捞的渔船,追了快两小时,眼看就要追上了,结果燃料不够,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跑了,船员回来都说“憋屈得睡不着觉”。   自家这边还在攻坚克难,周边国家和外部势力却没闲着。美国这几年在南海跟疯了似的,2024年军机侦察架次超3000次,平均每天8架,飞得比咱们民航客机还勤。2025年3月更过分,联合日本、澳大利亚搞“太平洋先锋”军演,直接模拟打击南海岛礁,明摆着就是挑衅。菲律宾也跟着凑热闹,在仁爱礁赖着不走,还时不时派船闯咱们的警戒区,仗着有美国撑腰,越来越放肆。   不过咱们也没坐着等,这些年一直在想办法破局。“天鲲号”绞吸挖泥船往永暑礁一停,慢慢扩陆地;渚碧礁这边开始建海上浮动核电站,以后能源问题能缓解不少;卫星、无人机、水下传感器也布了不少,争取把南海的动静都盯紧了。对外咱们也在找合作,比如跟马来西亚谈联合开发油气,跟菲律宾聊渔业合作,毕竟能靠合作解决的,没必要非得剑拔弩张。   国防上也在补短板,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列装了,射程够得着南海深处;“彩虹-7”无人机也部署了,能24小时在岛礁周边巡逻,不用再担心人歇船歇的问题。其实咱们心里都清楚,南海这事儿急不来,毕竟先天短板在那儿,后天补起来得一步一步来,但有一点肯定没错——这片海关系着咱们的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不管多难,咱们都不会退,更不可能让别人把好处都占了。   说真的,有时候看着那些小得可怜的岛礁,再想想咱们要守护的大片海域,确实觉得难,但转念一想,当年咱们连航母都没有的时候,不也在南海守住了自己的地盘?现在设备越来越先进,办法也越来越多,慢慢来,总能把“手伸不开”的问题解决了。你们觉得咱们接下来该先从哪儿发力?是接着扩岛,还是再添点先进装备?

0 阅读:90

猜你喜欢

桉闻通史

桉闻通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