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药的估值,其实都有现成的公式和模型,没必要听一些人瞎比比……
就这么说吧,像荣昌生物这种公司,你可以向公司发起收购要约,你看公司老板愿不愿意把公司卖给你?
由于创新药的研究门槛比较高,大部分人的观点其实都不值一提,没有参考价值。
我们就看最简单的客观数据:
RC48当时BD的金额是26亿美元,外加10%左右提成,同时保留了亚洲区除了日本新加坡的权益,而且这可是2021年的价格,现在肯定更贵。
这说明什么?RC48作为中国第一款上市的ADC,它的价值至少是一款重磅炸弹级别的,不是一般的药物。保守估计,RC48海外大概率是10亿-15美金的峰值销售额,荣昌每年分1-1.5亿美金利润,给10倍PE,就是10-15亿美金,外加24亿美金的里程碑款,仅这款药的海外市场,就价值35-40亿美元。如果再加上国内市场,总体给个300-400亿估值是完全合理的。
而现在荣昌生物才400亿估值……
然后再看泰它西普,这个药物要比维迪西妥单抗重磅很多,是一个FIC的自免大药,我认为它海外销售额起码是60-80亿美金级别的,国内应该也能做到10-15亿美金。仅这个药单独估值,给200-300亿美元都有可能。当然,考虑到荣昌权益占比较高,再加上42亿美金的BD款和高价值股权,我认为给120-150亿美金是可以的。这又是大概1000亿港币。
然后还有RC28呢,这个也在申请上市了,还有中韩东南亚地区的BD约2亿美金,如果海外其它市场也BD出去,估计会有30-40亿美金左右,这个药整体估值我认为不会低于RC48,暂时给个400-500亿吧。
这几个加起来,就有大概2000亿港币了哦……
这还没考虑到,荣昌还有下一代的PD-1/VEGF和ADC管线,而且荣昌已经做出了联用的二期临床数据(RC118+RC148),效果完爆PD-1单抗,如果这些管线BD的话,参考信达生物,我估计是100亿美金+级别的重磅交易。再考虑国内市场,这些估值300亿美金都是正常的,但是考虑到进度尚需时间,折算下来,BD落地时给个1000-1500亿港币估值也并不过分。
所以啊,荣昌完全有可能达到3000亿港币级别的估值,就在未来1-3年。
这个确定性非常高,因为前三个,都是推进到了3期临床结果出来了,要么已上市,要么正在上市申请过程。而后续的PD-1/VEGF和新一代ADC管线和联用,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个一旦BD落地,那起码是百亿美金级的大交易。
这些,都是有现成的对标对象和BD数据,不是拍脑袋估值,高度确定、高度可信。
前提是,你是否认可这些药物的价值,是否有能力目光如炬慧眼识才……
牛市继续的话,我认为荣昌起码是1200-1500亿的价值,而且这是基于未来几年估值4-5折的情况下。
就这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