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多衣服被88岁老人9块卖了!”万元高档衣物被88岁婆婆误当废品捡走,失主索赔8000元被拒后起诉索赔2.2万,法院却只判赔800元!如此大的差距法院判决究竟合理吗? 成都男子可王东等着着快递员上门取件,准备将打包好的5件高档衣物寄回退货。包裹里有他心爱的始祖鸟冲锋衣,还有其他几件价格不菲的衣物,原价加起来约1.5万元。他把包裹稳稳地放在家门口,就等着快递员来取。 可同一楼栋里88岁的张婆婆在小区里溜达着捡废品。她眼神不太好,看到王东家门口那个包裹以为是废弃的纸箱,没多想就捡走了。张婆婆一辈子勤俭节约,捡废品卖钱已经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在她眼里这就是个能换点零花钱的普通纸箱。 张婆婆把“纸箱”带回家后,儿媳李芳也没仔细看,就以9元的价格卖给了附近的废品回收站。等王东发现包裹不见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寻找无果后赶紧报了警。警方介入调查很快锁定了张婆婆。张婆婆和儿媳李芳得知情况后赶紧跑到回收站,好不容易把衣物找了回来。可衣物沾满了油污,袖口破损,拉链也变形了,原本崭新的高档衣物变得惨不忍睹。 王东看着衣物成了这副模样心疼不已,他向张婆婆一家索赔8000元。张婆婆的家属觉得这赔偿金额有点高,考虑到衣物已经使用超过一年有一定的折旧,而且王东也没有充分的价格证明,经过一番商量提出赔5500元。可王东态度坚决一口回绝了这个提议,双方陷入僵局协商失败了。 协商不成王东一气之下将张婆婆起诉到了法院,索赔金额高达2.2万元,这里面不仅有财物损失,还有精神损害抚慰金、误工费等。这可把张婆婆一家吓得不轻,他们没想到一个误捡包裹会惹出这么大的麻烦。 法院受理案件后开始了细致的调查和审理。在责任划分上,法院认为王东把贵重物品放在公共区域,没有做好妥善保管,存在一定的过失。而张婆婆虽然已经88岁高龄,认知能力受限,她误捡包裹的行为属于过失,并非故意盗窃,但她没有确认物品的属性就随意处置了他人的财物,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赔偿金额的认定上法院也有自己的考量。虽然衣物原价高昂,但已经使用了一年多,而且从回收站找回来后,部分衣物经过修复还能继续使用。王东索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和误工费等,由于他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遭受了严重的精神痛苦,也没有明确的收入损失证明,所以法院没有支持这些诉求。最终法院综合各种因素,判决张婆婆赔偿王东财物损失800元。 2025年9月26日李芳通过微信转账把800元赔偿款支付给了王东。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事件终于落下了帷幕。王东作为物品的所有者,有保管好自己财物的责任;张婆婆虽然是无心之失,但也不能随意处置他人财物。法院的判决既考虑了法律的规定,也兼顾了实际情况做到了公平公正。 你们对这起事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意思,别忘了点赞、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也可以关注我,我会为大家带来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社会热点事件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