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曝光某公司打印机到8000页就不能打印了! ​原因是使用了一个技术芯片到8千

名城探寻 2025-10-25 10:58:40

网友曝光某公司打印机到8000页就不能打印了! ​原因是使用了一个技术芯片到8千页的时候就自动把硒鼓给停了,让用户去更换耗材! ​为了多卖耗材连打印机都停了。 这话戳中了不少人的痛点。做行政的张姐最有感触,她们公司去年采购的惠普打印机,前阵子刚到8000页就罢工了。 当时手里的报表还没打完,机器突然弹出“硒鼓寿命已尽”的提示,她拆开硒鼓一看,里面的碳粉明明还剩大半,加粉后重启,机器依旧显示错误。 联系售后,对方只说“芯片计数已到上限,必须换原装硒鼓”,张姐气得差点把鼠标摔了,这已经是半年内第三次换硒鼓,每次都要花几百块。 这种操作不是个例,行业里早有“计划报废”的说法。 柏林工业大学一位教授曾揭露,打印机厂商会在耗材芯片里预设打印页数上限,哪怕碳粉或硒鼓本身还能正常工作,到了数值就自动锁死。 厂商对外宣称这是“保证打印质量”,实际是把打印机变成了“耗材敛财工具”。要知道,打印机本身利润微薄,甚至有些低端机型是亏本卖的,厂商真正的盈利点全在后续耗材上。 惠普就曾因类似操作吃过大亏。2019年,美国用户约翰起诉惠普,称其通过强制固件升级,让原本兼容第三方墨盒的打印机变成“原装耗材专用机”。 更过分的是,这种升级往往悄无声息,用户以为是常规优化,升级后才发现被“套路”。 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也曾认定,惠普未告知用户就通过技术手段限制非原装墨盒使用,最终被迫向2000多名用户赔偿,每台50美元。 国内用户的遭遇更普遍。有公司算了笔账,用惠普原装墨盒一年耗材费要38322元,换成通用耗材只要16182元,差价能买6台新打印机。这种巨大的利润空间,让厂商不惜在技术上设卡。 他们给芯片加了复杂的算法和密钥,普通用户根本无法破解,专业破解的成本动辄十万起步,根本不划算。有些用户尝试网上说的“长按停止键解锁”“铅笔涂芯片”等偏方,偶尔能奏效,但更多时候只是白费功夫。 厂商的算盘打得精,却忘了违背基本的消费逻辑。用户买打印机是为了实用,不是为了被绑定消费。 正常的硒鼓寿命本可以通过加粉延长,只要打印清晰就无需更换,芯片强制锁机本质是剥夺了用户的自主选择权。 北京鹏凯律师事务所徐扬律师就明确指出,这种强制用户使用原装耗材的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规定,属于不公平交易。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种套路正在蔓延。 不仅惠普、得力,不少品牌都在跟进。他们给芯片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防差错系统”,声称是为了“防止串货”,实际就是为了捆住用户的手脚。 有用户吐槽,现在买打印机得先问“能不能加粉”“芯片能不能清零”,稍有不慎就会踩坑。一些商家抓住需求,专门倒卖“可循环加粉硒鼓”,价格比原装便宜一半,生意反倒异常火爆。 消费者不是没有反抗。有人联合起来投诉,有人收集证据准备起诉,就像当年美国用户集体诉讼惠普那样,用法律武器维权。 厂商迫于压力也会做些表面功夫,比如惠普曾推出解除限制的固件版本,但背地里仍在通过升级收紧限制。这种拉锯战里,吃亏的还是普通用户,要么花冤枉钱买原装耗材,要么费心费力找破解方法。 打印机本是提高效率的工具,不该变成厂商收割利润的“利器”。真正的商业长久,靠的是产品质量和口碑,而非用技术手段算计用户。当消费者看清套路,最终会用脚投票,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品牌,迟早会失去市场信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