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发现没有,中美关税战打到现在,什么台积电!什么英伟达!什么苹果!什么特斯拉!什么高通!什么EUV光刻机……只要中国稀土一断,全部统统“卡脖”! 美国现在对中国加征关税,想卡中国制造业的脖子,结果发现,自己反倒被稀土卡住了。 比如台积电,虽然在美国建厂,但设备里的稀土零件还得从中国进口。 还有英伟达,它的AI芯片虽然不直接用稀土,但生产芯片的光刻机、蚀刻机全得靠稀土。 没有稀土,英伟达的GPU再厉害也造不出来。 就连那台让无数科技公司垂涎三尺的EUV光刻机,它的精密光学系统里,也需要用到稀土材料来打磨镜片,保证其极致的精度。 稀土这东西,虽然不像芯片那样直接摆在明面上,但它却是支撑起整个高科技产业链的基石。 选择就好比,大家都在玩一场牌局,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几张牌,互相博弈。 美国、欧洲、日本这些国家,他们手里可能拿着芯片、软件、设计图纸这些“明牌”,看起来很厉害。 但中国手里,却握着一张“暗牌”,一张别人没有,或者很少的牌,那就是稀土。 如果中国这张“稀土牌”打出去了,比如大幅削减稀土出口,甚至完全停止出口,那些依赖稀土的外国公司,比如苹果、特斯拉、英伟达、高通,全部都要受到影响。 他们的生产线可能会因为原材料的短缺而停摆,他们的产品可能就没法按时交付,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法生产出来。 这话真不是危言耸听。你知道中国握着多少稀土的“控制权”吗?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都攥在我们手里——不是说别的国家没有稀土矿,而是他们要么没技术提纯,要么嫌污染大不愿搞。比如美国自己有芒廷帕斯稀土矿,可矿挖出来后,还得运到中国来提纯,再高价买回去用。去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稀土产品,占了他们总需求的83%,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就拿特斯拉来说,它的电动车电机里,每台至少要用到2公斤钕铁硼永磁体——这东西里的钕、镝全是稀土。去年特斯拉全球卖了180万辆车,光这一项就得消耗3600吨稀土。要是中国真断了供,它要么停产,要么就得花几十倍的价格去抢那点零散的提纯产能,到时候Model 3的售价怕是得涨出一辆燃油车的钱。 更有意思的是苹果,它的手机摄像头防抖模块、耳机里的微型扬声器,全靠稀土做的永磁材料撑着。去年苹果供应链里的稀土采购量,比2018年翻了三倍,就是因为手机越做越轻薄,越得依赖稀土的“小体积高磁性”。你想想,要是新iPhone因为缺稀土装不上摄像头,库克怕是得在发布会上当场变脸——毕竟现在消费者连“摄像头少一颗像素”都能吵翻天,更别说直接缺零件了。 美国不是没试过“摆脱依赖”。2023年他们搞了个“稀土供应链联盟”,拉着日本、澳大利亚一起建厂,结果折腾了一年,澳大利亚的稀土矿提纯线还没建成,日本的试点工厂因为废水处理不达标,被当地居民堵了门。不是他们不想搞,是稀土提纯这活,既要高精度的萃取技术,又得扛得住高污染的处理成本,这两样,中国是攒了几十年的家底才摸透的。 其实这牌局的逻辑早变了。以前美国觉得“卡芯片”就能拿捏中国,可他们忘了,芯片是“成品牌”,稀土是“原料牌”——没有原料,再好的成品设计也是空中楼阁。就像你手里拿着顶级的蛋糕配方,可连鸡蛋面粉都买不到,能烤出蛋糕吗? 现在的局面是,美国加关税卡中国制造业,中国没慌;可中国稍微动一动稀土的出口配额,美国的科技巨头先坐不住了。去年中国把镝、铽的出口配额减了15%,高通的5G基站芯片生产线就停了三天——因为基站里的滤波器,离了铽就做不出高频率信号。 这不是什么“威胁”,是客观现实。稀土这张牌,不是我们非要打,是它本来就是产业链里绕不开的一环。那些喊着“脱钩”的国家,嘴上喊得凶,身体却很诚实——去年欧洲从中国进口的稀土产品,同比涨了27%,比他们喊“自主供应链”的声音还响。 说到底,这世界早就是个绑在一起的盘子了。你卡我的芯片,我捏你的稀土,最后谁也讨不到好。但有一点很清楚:中国手里这张“暗牌”,不是用来搞对抗的,是用来守住自己产业链安全的底气——毕竟,谁也不能一边想着卡别人的脖子,一边又指着别人的原料过日子,这世上没这么便宜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