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ICCV2025:FSD基础模型的突破与未来愿景10月23日,在人工智能

如柏评汽车啊 2025-10-24 08:56:16

特斯拉ICCV 2025:FSD基础模型的突破与未来愿景

10月23日,在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领域的顶级盛会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ICCV)2025上,特斯拉自动驾驶副总裁Ashok Elluswamy带来了题为“Tesla ICCV 2025 Foundational Model for FSD”的重磅演讲。

这一演讲不仅揭示了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FSD)系统的最新基础模型架构,还通过生动演示和数据分析,勾勒出从监督驾驶向完全无人驾驶转型的蓝图。

从端到端模型的“半成品”到高置信度评估

演讲伊始,Elluswamy直击FSD的核心挑战:如何从当前的L2辅助驾驶跃升至L4完全自主驾驶。他强调,评估(Evaluation,简称Eval)是关键分水岭。“L4需要模拟环境中无数个‘9’的置信度,这远非L2可比。”Elluswamy指出,特斯拉的基础模型并非完全端到端(End-to-End,E2E),而是巧妙融合了神经网络(NN)生成的路径与额外信号进行实时修正。这种混合架构避免了纯E2E模型的“黑箱”风险,同时提升了系统的鲁棒性。

Elluswamy详细演示了这一机制:模型首先通过视觉语言模型(Vision Language Model,VLM)生成自然语言描述,例如识别路况并预测行为路径。随后,系统注入多模态信号(如雷达数据或历史轨迹)进行优化,确保输出路径更精确可靠。这一创新让FSD在复杂场景中表现出色,例如“鸡过马路”与“鹅不过马路”案例。前者考验模型的即时响应,后者则验证了行为预测的细腻度。评论区用户纷纷表示,这种“非纯E2E”设计更务实:“优质训练数据加精炼模型,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无需全盘端到端革命。”

奥斯汀Robotaxi:无人驾驶的“安全乘客”实验

演讲的高潮在于对Robotaxi运营的展望。Elluswamy透露,特斯拉已在奥斯汀启动低速(低于40 mph)Robotaxi试点,用户可通过App召唤车辆抵达指定点,而无需传统安全驾驶员在驾驶座。这听起来革命性十足,但Elluswamy补充道,车辆会配备“安全乘客”坐在前排乘客座,提供监督。

这一细节引发社区激烈辩论。Reddit用户指出,这并非真正“空车抵达”,而是特斯拉在用词游戏规避监管压力:“安全乘客本质上还是安全驾驶员的变体,没什么本质变化。” 有人回忆Uber 2016年在匹兹堡的类似实验,最终因复杂场景而夭折。但Elluswamy乐观表示,FSD的VLM能力将通过海量模拟数据实现“高9置信度”,预计2025年底在选定美国城市推出无监督FSD。

技术影响与行业回响

特斯拉的基础模型标志着自动驾驶从“规则驱动”向“AI驱动”的彻底转型。VLM的引入,不仅让FSD能“读懂”路况如人类般生成描述,还为Robotaxi生态注入语言交互潜力。未来,这可能扩展到多车队协调,甚至火星殖民愿景中的自主导航。

然而,社区反应两极分化。一方面,用户赞叹评估框架的严谨:“终于强调Eval了,这才是L4的护城河。” 另一方面,质疑声不断:安全声明是否“烟雾弹”?特斯拉是否过度依赖马斯克的叙事?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言:“技术牛,但运营宣传需更透明。”

总之,Elluswamy的演讲如同一盏明灯,照亮FSD的进化路径。在ICCV 2025的聚光灯下,特斯拉正以数据与AI重塑出行未来。但要实现无人驾驶的承诺,技术之外,信任与监管同样不可或缺。让我们期待2025年奥斯汀的Robotaxi街头秀——那里,或许没有方向盘,只有无限可能。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如柏评汽车啊

如柏评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