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刘畴西被俘后,被带到黄埔同学俞济时面前,俞济时却摆出胜利者的姿态,任

炎左吖吖 2025-10-23 11:54:35

1935年,刘畴西被俘后,被带到黄埔同学俞济时面前,俞济时却摆出胜利者的姿态,任由他忍冻挨饿,连黄维都看不下去:“你太过分了!” 1935年8月6日,南昌的刑场上,刘畴西穿着破烂的单衣走向刑台。 这位失去左臂的红军军团长抬头望了眼天空,嘴里默念着“中国共产党万岁”。 几个小时前,他的黄埔一期同学俞济时,正围在浙赣皖边“剿匪”指挥部的炭火旁烤手,连一件棉袄都没给他留。 刘畴西是湖南望城人,1922年入党时才25岁。 1924年考进黄埔一期,同班同学里有蒋介石、周恩来,还有后来的俞济时。 东征讨伐陈炯明时,他带头冲锋,左臂中弹烂到见骨,医生要截肢。 他却咬着牙说:“少只胳膊,照样打反动派!” 从此,他成了“独臂刘”,用左手敬礼,用右手写标语。 1927年南昌起义,他举着断臂的右臂冲在前头。 1929年去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回来就成了中央苏区的“战术专家”。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后,他临危受命,和方志敏带着红十军团北上抗日。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的第17天,刘畴西接到命令。 率红十军团向皖南、浙西挺进,试图打通与中央的联系。 这支队伍里,有方志敏、粟裕等骨干,可刚出发就陷入困境。 国民党王耀武部调集十几个团,在怀玉山布下天罗地网。 天上飞机侦察,地上拉网搜山,甚至放火烧林逼红军现身。 粟裕提议“趁包围圈未合拢突围”,可刘畴西犹豫了。 战士们连日行军,疲惫不堪,他想等天亮再动。 就是这一念之差,粟裕带着几百先头部队冲了出去,刘畴西的主力却被困在山里。 弹尽粮绝的那几天,刘畴西靠嚼雪水充饥,身上的衣服也已经被树枝划烂。 弹尽粮绝的那天,刘畴西靠在树洞里,摸出怀里皱巴巴的《共产党宣言》。 他想起出发前方志敏说的话:“就算死,也要把革命的火种带出去。” 可最终,他没能走出去。 被俘时,他的口袋里还装着给战友写的信:“我可能看不到胜利了,但你们一定要坚持。” 刘畴西被押到俞济时的司令部时,俞济时正在烤火看地图。 这位黄埔一期同学,如今是国民党“剿匪”司令。 他的面前是精致的点心,却连杯热水都没给刘畴西倒。 “想清楚了吗?投降的话,给你个师长当。” 俞济时递过去一支烟,刘畴西看都没看。 他的牙关咬得发抖,不是冷,是恨。 他指着俞济时的鼻子骂:“你们是反动派,是国贼!我刘畴西宁肯饿死,也不会向你们低头!” 旁边的黄维看不下去了。 这个同样黄埔一期的同学,拉着俞济时的袖子说:“老同学,你就不能给他件棉袄?这么冷的天,是人都不忍心!” 俞济时脸涨得通红,挥挥手把刘畴西带了下去。 从那以后,黄维再也不跟他提“同学”二字。 因为,有些底线,比情谊更重要。 刘畴西被关进监狱,遭受了电刑、老虎凳,可他没吐一个字。 俞济时再来劝降,他指着对方的鼻子骂:“你是黄埔的耻辱!背叛革命,早晚要被人民清算!” 俞济时碰了一鼻子灰,从此再没露过面。 1935年8月6日,刘畴西和方志敏一起被押到沙窝刑场。 临刑前,他喊出最后一句话:“红军会赢的!中国会好的!” 刘畴西牺牲时,才38岁。 他的尸体被扔在荒郊,后来是当地农民偷偷埋了。 而俞济时后来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黄维则在1948年战败被俘,直到1989年才去世。 他临终前说:“我对不起老同学,当年没帮他。” 可历史记住了刘畴西。 他没等到新中国,但他的战友们做到了。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时,底下有人哭着喊:“刘畴西,你看到了吗?” 俞济时的炭火,暖了他的手,却冷了他的心。 刘畴西的信仰,冻了他的身子,却烧红了整个革命的路。 后来新中国建立,人们在南昌烈士陵园给刘畴西立了碑,碑上刻着“独臂将军,革命到底”。 刘畴西的故事,永远有人记得。 他是个英雄,不是因为打了多少胜仗,是因为他在最绝望的时候,依然守住了自己的初心! 主要信源:(新华社——威震敌胆的“独臂将军”刘畴西)

0 阅读:3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