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前总理莫里森,在“台北安全”论坛上说:“若发生冲突,台当局必须在开战72小时内“重创解放军”,才谈得上继续坚持‘以武拒统’。” 这位曾经把中澳关系搞得一团糟的前总理,离开权力中心后依然不消停,频繁在台湾问题上发声,背后到底有什么盘算? 斯科特莫里森1968年生于悉尼,父亲是警察,家境不错。他从新南威尔士大学毕业后,先在旅游业混了几年,后来进入政界。2007年当选国会议员,2018年8月成为澳大利亚第30任总理。这人当总理那几年,把中澳关系搞得够呛。上台前一天就宣布禁华为5G设备,2020年又要求对新冠病毒起源搞调查,引发中国强烈不满,两国贸易关系跌入谷底。2021年9月,他跟美国、英国搞了个AUKUS联盟,要给澳大利亚弄核潜艇,还单方面撕毁了跟法国的潜艇合同,法国政府气得够呛。 当总理期间,莫里森干的糊涂事不少。2019年底澳大利亚山火肆虐,他却跑去夏威夷度假,被骂惨了才灰溜溜回来。更离谱的是,2022年8月被曝出他在疫情期间偷偷给自己任命了好几个部长职位,连内阁成员都不知道,调查报告说这做法”离奇”且破坏了政府信任。2022年5月大选,他带领的自由党输了,工党上台。2024年1月,莫里森宣布2月底退出政坛,结束16年从政生涯。 下台后,莫里森加入了华盛顿一家智库当顾问,年薪五十多万美元,专门盯着中国说事。2024年10月8日,他跑到台北参加”台北安全对话”论坛,这是台湾当局每年办的活动,专门请外国政客来聊印太安全。莫里森在台上演讲时,抛出了那句引起轩然大波的话:如果台海发生冲突,台湾必须在开战最初72小时内对解放军造成重大损失,否则根本谈不上长期抵抗。他还说什么需要反舰导弹、防空系统,要靠不对称作战拖延时间,等美澳日援军赶到。 这话说得挺煽动,其实经不起推敲。莫里森强调台湾现状关系到全球安全,丢了台湾整个印太地区就乱套,把台湾说成是西方利益的棋子。他还提到,中国2027年军改完可能有能力快速行动,台湾得赶紧加强防务。演讲完了还接受台湾媒体采访,继续鼓吹什么”威慑战略”,说得头头是道,好像真懂打仗似的。 中国外交部迅速回应,点名批评这是已卸任外国政客对内政的粗暴干涉,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国官媒也发文章,说莫里森是在煽风点火。这话一出,原本刚缓和点的中澳关系又紧张了。2023年新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两国贸易限制解除了不少,葡萄酒、大麦都能卖了,莫里森这一搅和,商务部都发声了,说贸易合作得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 在澳大利亚国内,反应也挺分裂。工党政府赶紧撇清关系,说前总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现政府立场。媒体分析说,莫里森这是给他新加入的智库造势,顺便给自己要出的回忆录炒热度。民调数据显示,超过60%的澳大利亚人反对卷入台海冲突,担心自家孩子上战场。悉尼大学研究说,真打起来澳大利亚经济损失得几千亿澳元,相当于GDP的十分之一。一些退役军官也写文章,质疑什么”72小时关键期”,说这是把现代战争想简单了。 台湾内部,有些政客倒是挺高兴,拿莫里森的话当理由,推动增加军费。2024年台湾防务预算涨了13%,买了不少美国导弹和无人机。但也有台湾学者清醒,说不能把安全全寄托在外国政客嘴上,真正的保障得靠自己实力和理性的两岸政策。美国政府对莫里森的话没明确表态,国务院只说”注意到了”。日本更谨慎,官房长官说日本坚持和平解决。东南亚国家普遍担忧,印尼还召见了澳大利亚大使,说别把地区搅乱了。 莫里森出了本回忆录,为自己那些争议决策辩护,新书发布会搞得挺热闹。他现在生活在悉尼,偶尔去华盛顿出差,继续在各种场合发表对印太局势的看法。他家人倒是挺低调,妻子和两个女儿不怎么露面。周末去教堂做礼拜,社交媒体上晒晒教会活动照片,维持虔诚基督徒的形象。 2025年初,澳大利亚政府发布新版《国防战略评估》,强调要跟邻国保持建设性关系,别陷入大国对抗。这明显是在纠正莫里森那套强硬路线。阿尔巴尼斯在国会说,澳大利亚需要平衡务实的外交政策,不是单边冒进。与此同时,中澳经济往来继续恢复,2025年上半年对华出口涨了18%,铁矿石、天然气卖得挺好。澳大利亚商界希望政治别影响生意,矿业公司高管呼吁珍惜跟中国的贸易关系,这关系到几十万人的饭碗。 莫里森现在还时不时接受媒体采访,坚持说自己是为了维护”国际秩序”,预言印太局势会更紧张。但他的影响力大不如前了,澳大利亚人关心的是房价、就业、气候这些实际问题,谁还在乎一个下台政客的演讲?他在台北说的那番话,不过是这个时代众多杂音中的一个,改变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什么。 一个已经下台的政客,跑到别人家的地盘指指点点,说什么”72小时重创解放军”,这种话听着像战略建议,实际上是在火上浇油。两岸问题终归要靠两岸中国人自己解决,外人瞎参和只会把水搅浑。你们觉得这种退位政客频繁发声,到底是为了谁的利益?
台湾名嘴周锡玮一针见血地点评:郑丽文遇到好时候,因为中国大陆太强了,在全世界唯一
【27评论】【5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