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为什么不支持岳飞北伐? 赵构被骂昏君,说他怕岳飞,说他多疑,北伐不让打,一张张金牌把岳飞叫回来,这些话网上到处都是,说起来也顺口,岳飞打了那么多胜仗,郾城,颍昌,连金军主将都被打得找不到节奏,喊出“直捣黄龙”,喊得挺响,底下人也信,说要不是赵构拦着,东北风一刮,南宋都能打到黄龙府,可拉开细细一捋,其实北宋那几百万丁口,地盘都让金占了十几年,南宋这点家底,真能打得起一场漫长的拉锯战吗。 岳飞能打,南宋就能赢吗,账不是这么算,打仗前头是刀枪棍棒,后头是钱粮军饷,北方丢了那么多年,税收断了,粮草靠南方,金军在北边盘根错节,老百姓认不认南宋,还两说,真打上去,能不能守得住,岳家军号称铁军,临时拉的义军,没经过多少系统训练,士气靠岳飞个人魅力,朝廷真能控制住吗,岳飞的兵,朝廷叫得动几个,十二道金牌能让他回来,不过是赵构在亮底牌,将军是你,主意是我拿,打仗能行,国家大事,皇帝说了算。 南宋那时候什么情况,南边刚稳住,北边丢不久,地盘没捂热,地方上山头林立,盗匪乱窜,老百姓刚喘口气,漕运也时断时续,国库空得见底,皇帝用钱都得省着花,盐铁税收一团乱麻,航运也没铺开,后勤一拉长,谁来顶,南方安不安稳,没人敢拍胸脯,防线拼起来的,不是钢板一块,打着打着,后头就裂缝,长江本来是护城河,一旦突出去,反倒成了拖累,北伐不是稳扎稳打,是拿自己的根本去赌。 赵构要的是什么,把南边守住,修国库,搭官府,兵权收回来,朝局稳住,先活下来,再说别的,岳飞要的,是收复河山,赵构看得清,南宋这时候,能守就不错了,重建新国家,才是底线,打不过就是打不过,不是岳飞一个人能扳回来的。 岳飞的兵,靠得是感情,不是规矩,朝里张俊、韩世忠、刘光世,个个有地盘,各自为营,南宋军头多,调不动,岳飞去前线,后方留给谁,谁都不放心,兵不是国家的,是将领的,赵构怕什么,怕再来个方腊、李成,动手就是内乱,岳飞死,军队拆开,编进国制,从那以后,军队成了国家的,不是哪家将军的私人军团,南宋才算有了根。 过了二十年,孝宗北伐,国力缓过来了,钱多了,兵归国家了,官也稳了,士人都归心了,打不打,还得看结果,最后还是失败,后勤跟不上,北方百姓认同感不强,士兵不服水土,骑兵打不过女真,打到最后,还是签了和约,说明什么,南宋不缺勇气,是整体拼不过。 北伐不是几场漂亮仗能解决的,得看国力、后勤、士气、认同感,全盘都得行,赵构看得明白,岳飞能冲,国家还没准备好,不打才是当时最稳的选项。 赵构保守吗,或许算,但绝不糊涂,明知岳飞是忠臣,收复是对的,但家底撑不住,打就是输,军队不归国家,税收征不齐,地方半自治,国家没根,打出去,回来就散了,赵构宁愿背骂名,节奏按住,先把根扎稳,岳飞做英雄,赵构扛江山,历史不是谁更壮烈,谁能活下去才是真本事。
199年,曹操活捉了吕布,吕布进言:“丞相为主将,我为副将,你我联手必可平定天下
【5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