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甘肃的女学霸,目前是在北大中文系,她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学习经历和方法。 她说,高中的时候是充满竞争的,大家都在暗暗较劲,尤其是前几名的同学,大家好像就是把对方树立为自己的一个目标,想要去超越他,这种激励着每个人越来越好。 她表示自己是很随心所欲,特别喜欢顺其自然的一个人,但是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好像被假意蒙上了,一种必须要争强好胜的感觉。可能这不是你一开始想要,但是成绩就是这样,你就是要考得比别人好,超越别人才能证明你学习进步了。 “比如说,回宿舍,本来午休时间就一个小时,然后想睡觉。好了,结果室友全部在写作业,在背书,那也不好意思睡觉了,损耗身体健康的压力了,我就可以说我睡觉睡眠时间都不够,我觉得还有就是当时每次考完试之后,大家都会发完答案,对完答案之后,所有人就你文综错了几个,我不说你先说,就好像看起来是一种有趣的交流,就是其实是想看一下对方比你考的好还是差,每天都在你错了几个,你错了几个,一天到晚都是这种,这种声音充斥着你的耳朵,那你会不会就是去调节这些压力?当然我是一个特别会调节自己压力,然后我也不喜欢储存压力的人,我当时下课就会去我们那个楼的天台上眺望,比如看看远方,看看夕阳,然后自己去转一转,自己去学校里面散散步,经常就会看到全班的同学自在学习,我就一个人跑出来。”女孩说。 “我觉得学霸肯定是争强好胜,在努力学习的这个过程中,确实会有衍生出自私的。但是一个人最终会不会变成一个自私的人,还是取决于他自己本身的品质。在学习方面我是一个自私的人,当时甚至还会假意说我要去玩了,其实是自己偷偷去学习了。我探索出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也不可能会告诉别人的,在那样一个每天都在竞争的环境下,我觉得学习方法上的自私肯定不代表我这个人就是一个自私的人。因为在那种环境下,我的学习方法确实是我宝贵的东西。” 这位北大中文系学霸的经历,真实展现了高中竞争的激烈与复杂。在争强好胜的环境里,压力如影随形,可她懂得自我调节,在竞争中保持自我。她对学习方法“自私”的坦诚,并非人格缺陷,而是环境使然。这启示我们,竞争虽不可避免,但应坚守本心,不被环境同化,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保持善良与真诚。
当我当上了老师以后
【1点赞】